第32章 你給別人的愛,總有一天會回饋給你(1 / 3)

從小接受的教育中,老師常說,要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在我臨出國的時候,我爸語重心長地告訴我,不管遇到什麼事情,一定要做一個善良的人。

人,離不開這個社會,於是,我們也要時常想著做些有意義的事情來回報這個社會,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

2014年12月6日,我踏上了從寧波轉機貴陽的旅程,展開為期6天並會銘記一輩子的愛心之旅。

經過三個小時的輾轉,我終於落地貴州。

第一次來到這個和自己有深切淵源的城市,第一印象就是冷。想起最近網上流行的南方禦寒基本靠抖,我不自禁地抖了兩下,卻還是冷。

回到酒店之後得知與克傑一個房間,有些欣慰。

之後巧遇信宗、巨超,一陣寒暄之後決定去吃貴州特產烙鍋。

走在路上看著路邊的樹被吹得東搖西晃,我卻感覺不到任何寒冷。看了看身邊三個190厘米的大個子,釋然了。抹了一把眼淚,心中默默腹誹了一下拿破侖、鄧小平以威以德服天下的勵誌故事,更加釋然了。

一夜無話。

早晨的第一道陽光照進屋子時我們並沒有醒,叫醒我們的是工作人員急促的敲門聲。

我和克傑都有起床氣,但想到今天是不比尋常的特殊日子,我們掙紮了一下,又蒙起被子睡了15分鍾。

早起第一站是步行到貴州電視台,等待出發的車輛。

三部車如期而至,隨之到來的還有不知道誰安排的無恥分組。

我、海濤、高興坐一部車。曰老年組。我並不承認,並私自改成總裁組。他倆都同意了,司機投了棄權票,於是全票通過。

那三個大個子坐另一部車,想也不用多想,傻大個組。

踏上行程之前,已經有人告知這會是一個長達7小時的旅程。我們卻還是大大低估了這趟旅程的艱難程度。

首先是貴州的濕冷天氣,悶在開著空調的滿座車子裏,著實難受。

其次是堆滿物資的國產SUV的不舒適程度完全爆表,三個命苦總裁坐得叫苦連天。

但想想我們這趟的目的,支援貧困山區的窮苦孩子,心中也就好受些了。

經過7個小時的顛簸,三輛車終於在晚上7點順利停靠在一個酒店的停車場內。

當我們興致勃勃地準備下車迎接孩子們的時候,卻得到了一個驚人的消息:我們這一路7個小時隻是開到了山區小學所在的威寧縣,這裏距離我們要去的地方還有三個小時的路程,而且是九曲十八彎的山路。

沒有抱怨,一切為了孩子。

在酒店安頓下來之後,我們得到了一個任務。

六人要分成兩組,分別去買菜和搬貨。

買的是第二天要在學校裏做給238個孩子和10個老師吃的飯菜。

貨搬的是這一次在活動推出之後各路好心人郵寄過來的,或購買或自用的生活和學習用品,共計60多袋。

沒有懸念,高興和海濤勇敢地擔當起了做家務的重任。

而我們四個身強力壯的年輕人自然就要去做搬貨這個苦力活了。

買200多個人的飯菜,想一想都覺得好難、好煩,因為沒有具體參與,暫且不表。

我們四個強壯的男丁來到了威寧縣的一個貨運站,迎接我們的是堆成一座小山似的貨物,我們需要將它們全部裝上隨行的貨車,並在第二天將他們運到山裏分發給孩子們。

看著那麼多的物資滿滿當當地放在那裏,心生一種無力感。

想著山區、想著孩子、想著那些好心人士的期許,我們大吼一聲開始了搬運工作。

大的袋子比我的人還大,難塞。

小的盒子比鐵塊還重,太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