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躺倒這個心法,更重要的原因是:躺倒是一種放鬆的姿勢,這樣更容易被激發創業激情。我跟年輕人交流創業這個話題的時候,他們經常問我:“應該選擇哪一行進行創業?”我說:“那得根據你的興趣,行行業業都可以啊。”他們又問:“沒有興趣怎麼辦啊?”我說:“這就難辦了。”
這是中國一代人的問題,他們從小被教育體製壓抑,被剝奪了興趣,除了好好讀書,什麼都不擅長。當他們長大了之後,一填興趣都寫什麼音樂、電影、讀書。這哪兒是興趣啊,興趣得是自己用愛、用恨、用大量的情感投入去鑽研的東西。很多人有的隻是一顆追求利祿的心,這個時候要再想去創業就很難了。
興趣怎麼培養?沒有別的辦法,隻能被激發,所以你要以放鬆的姿態麵對世界,讓更多的信息去激發你。沒準兒哪一天,你就碰到了命中注定的興趣。這其實也是一個互聯網時代帶來的機會。
工業化時代,用龐大的知識體係,讓每一個人進入了一個細碎的分工的角落,讓那麼多人擠擠插插地生活在一個都市群落當中,每一個人都被迫變得扁平化。可是工業化時代過去了,在互聯網時代,人的興趣、素質正變得越來越重要,而原先那些地理位置、組織當中的位置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了。
這是一個全新的機會。
轉身、立定、呻吟、躺下就是互聯網時代個人崛起的方法。
2.發現你的太平洋
發現新大陸堪稱一次偉大的創業
太平洋躺在地球上已經很多很多年了,不存在是誰發現的問題,但從人類曆史的角度,特別是從歐洲人的視角來看,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都是近幾百年才卷入全球化的進程中的。
15世紀之前,歐洲人根本不知道太平洋的存在。當時,歐洲各國的航海思路有所不同。葡萄牙人選擇向東航行,繞過非洲西海岸,經好望角進入印度洋,之後到達印度與中國,打通了海上商路。而西班牙人選擇往西,之後發現了美洲,但由於美洲在地理上北瀕北冰洋,南與南極洲隔德雷克海峽相望,使之最終無法到達太平洋,因而對急於開通到印度與中國的商路的歐洲人來說,作用不大。在大航海時代,發現美洲之後,人們緊接著又發現了太平洋,這堪稱一次偉大的創業。
據說大航海時代的航海家心裏都有三個詞,即Gold(地下的金子)、God(天上的上帝)、Glory(心中的光榮和夢想)。其實後兩個“G”著實有點荒唐:一個是God,好像此舉是出於宗教目的;另一個是Glory,即光榮與夢想。
很多創業者都在說什麼夢想,其實都是忽悠人,真正的創業者隻需要感受到一件東西即可,就是對金錢赤裸裸的、無法扼製且願終身伴隨的欲望。中國當前很多創業者的心態都是如此。
不斷地拋棄存量,去尋找全新的棲息地
對於創業者而言,懷揣對於金子的夢想無可厚非,但僅有這點貪婪是遠遠不夠的,創業路上還需要一些別的品質,下麵我將用發現太平洋的三個人的故事來加以說明。
第一個人叫巴爾沃亞(1475—1519),其品質就是不斷地拋棄存量,去尋找沒有涉足的增量。他出生在西班牙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為了逃債登上了去美洲的船隊,實則到了今天的海地。他發現海地根本沒有金子,僅有玉米、菠蘿和煙草等,而他自己又沒錢返回故裏,隻好留下來老老實實地種地。1510年,一個名叫恩西索的西班牙殖民者來到了這裏,他很有錢,而且是一個水平很高的法學家,夢想著在南美洲開辟一片殖民地來實現自己設計的那套社會製度。巴爾沃亞再次拋棄存量尋找增量,躲在一隻裝食品的木箱裏登上了恩西索的船,來到巴拿馬。在征服巴拿馬的過程中,巴爾沃亞漸漸取代了恩西索,成為大家的統帥,並幻想成為當地的總督,因此攆走了國王派來的新總督。但出於對國王的懲罰的畏懼,他開始了人生中第三次尋找增量——與當地一位老酋長結盟,借助其力量四處征伐。之後在1513年,他組織了一支將近200人的遠征隊,順著巴拿馬一路往西,發現了太平洋,這是歐洲人第一次用自己的眼睛看見地球上最大的這片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