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武威工業發展的比較優勢。發揮比較優勢,是實現工業富市戰略,推進工業化進程的主攻點和突破口。從武威工業企業的現狀來看,有以下幾個方麵的比較優勢。一是武威企業適應性較好。全市絕大多數工業企業都在改革開放以後,以“滾雪球”的方式,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展起來的,適應性較好,與市場經濟具有天然的親和力,具有適應市場經濟的優勢。二是在發展農字號企業上有比較優勢。武威是一個農業大市,農副產品資源豐富,品質優良,農業需要的機械、肥料、飼料等生產資料用量大,具有發展農字號工業企業的資源優勢和需求,有利於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和生產資料生產企業的發展。已發展起來的榮華、皇台、武酒、武啤、莫高、紅太陽、中國高新、甘肅達利、甘肅中旺、甘肅威龍等一批農字號龍頭企業,具有發展農字號大企業大集團的基礎。全省上市公司僅19家,武威就占有3家,除省城蘭州外,武威上市公司的數量居其他地市之首;武威的榮華公司,目前澱粉生產能力達30萬噸,居西北第一;黃羊麵粉生產規模西北最大;武威是世界上釀造葡萄最佳產地之一,是中國葡萄酒的故鄉,發展葡萄釀酒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現已建成葡萄基地7.8萬畝,葡萄酒釀造能力已達2.6萬噸;西涼係列啤酒在西北地區有較大的市場份額;益民公司生產的雲曉牌熏醋和紅太陽麵粉公司生產甘青牌麵粉獲得國家免檢產品,很受消費者青睞。三是發展潛力大。武威已形成了農副產品加工、建材、化工、醫藥、機械製造等產業門類較為齊全的工業體係,可供進一步進入、拓展的領域非常廣泛。在項目引進、技術更新、開發新產品,延伸產業鏈、發揮規模、品牌優勢等方麵仍具有很大的潛力,發展前景看好。
二、實現工業富市戰略的定位
(一)發展思路。基於武威工業經濟的現狀、問題、優勢、潛力及走向,實施“工業富市”戰略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強化全市上下的工業意識,堅持以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為主線,以市場為導向,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技術創新和結構調整為突破口,以項目建設為載體,以招商引資為重點,以園區建設為平台,發揮比較優勢,堅持挖潛、引進、擴張、調整、提升的方針,堅持總量擴張、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相結合,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主導產業,扶持發展新興產業,加速工業的現代化建設,擴大工業經濟的整體規模,提高工業整體素質和運行質量,創新武威工業的品牌、規模、結構,實現邊際效益,實現工業經濟反梯度跨越式發展。
(二)目標任務。實施工業富市戰略是一項長期任務,這個目標是實現二元經濟向一元經濟轉變、加速全市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所在。“十一五”期間,全市工業發展力爭實現六個新突破,推動全市工業經濟完成錢納裏理論第二階段的第一時期。一是工業經濟總量有新突破。工業增加值翻一番多,達到86.2億元,年均增長16.6%,占GDP的比重達到30%,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二是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有新突破。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達到112%以上。三是工業項目建設有新突破。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以上,5年內開工重點工業項目300項以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到100億元。四是工業企業技術創新有新突破。骨幹企業技術裝備水平接近國內先進水平,科技進步對工業發展的貢獻率提高5個百分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6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15個,培育3~5個在西部地區具有明顯優勢和競爭力的產品。五是節能減排有新突破。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降低20%,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達到57%以上;工業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達到總量控製要求,實現達標排放;資源深度開發和綜合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提高到80%。六是工業對經濟社會的貢獻有新突破。工業上繳稅金占全部稅收的比重提高10個百分點,5年內累計新增2萬個就業崗位。
(三)走“挖潛、引進、擴張、調整、提升”之路,加快工業化進程。
1.挖潛。武威走“工業富市”發展的路子,最缺的是生產要素的投入不足,要彌補這一缺陷,實現邊際效益,在現有條件下,挖掘現有企業的潛力,就成為我們的最佳選擇。一是通過深化企業改革,激活現有企業,挖掘企業潛力。建立現代企業製度的核心問題是產權製度的改革,目前武威的國有集體企業雖然全部完成了改製任務,但是並沒有通過改製而達到激活現有企業的目的,部分企業還停留在就改製而改製上,有的企業是穿新鞋走老路,使產權製度的改革流於形式。因此,已完成改製的企業,要以建立現代企業製度為目標,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健全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強化企業權力製衡機製建設,依法完善企業的議事規則和執行程序,通過強化企業的組織結構功能,保證企業決策機製、約束機製和經營管理機製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不斷創新經營機製,整合存量資產,釋放經營活力,激活現有企業。二是通過改組,做大現有企業,挖掘企業潛力,實現規模效益。規模經濟是現代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因此,要加大資產重組力度,跨地區重組、跨行業重組。對具有規模優勢、有名牌產品、生產經營狀況較好的企業,在鞏固發展、狀大的基礎上,鼓勵其兼並、收購、托管產品相同、相近或相互配套的企業,激活啟動停產、破產企業的閑置資產,整合區域內一切可以整合的資源要素,實現低成本擴張,發展企業集團,形成規模效應。如武威的白酒、葡萄酒釀造、麵粉加工、麥芽、造紙、肉食品加工等行業,都可以做這方麵的嚐試,通過擴大經營規模,實現規模效益,克服在高成本條件下的小打小鬧。三是通過改造,增強企業競爭力,挖掘現有企業潛力。武威主要工業設備老化、技術落後、更新改造慢、工藝水平低,這一狀況與當前技術更新周期加快的現實遠遠不相適應,要實現工業富市的戰略目標,就要千方百計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步伐,建立健全企業研發機構,加大科技投入,著眼於技術創新、工藝創新、產品創新,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圍繞開發品種、改善質量、節能降耗、防治汙染、優化結構和提高勞動生產率進行技術改造,實現“老鼠效應”、“壯士斷腕”,一步到位,高起點引進先進實用技術,提高企業技術裝備和工藝水平。充分利用上海靜安、天津南開等友好市區的高科技企業密集優勢,加強合作與交流,發揮後發優勢,引進先進的工藝、技術和設備,改造提升武威的傳統產業和產品,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四是通過加強管理,向管理要效益。管理是生產力,是企業永恒的主題。要強化成本、質量、資金、營銷、信息化等管理,夯實基礎。要進行管理製度、管理內容、管理對象創新,把市場競爭機製引入到企業管理中來,使企業收益及全體員工、股東的收入同企業經濟效益緊密掛鉤,把企業麵臨的市場競爭壓力最終轉化為每個員工的內在動力。要把單一的生產管理型轉變為複合的經營生產型和資本運營管理型,把企業作為國際市場上的一個“細胞”,放在整個市場體係中進行管理、操作和運營。要把資金、成本、利潤作為一條紅線貫穿於企業經營生產的全過程,推行現代企業管理的先進管理方式,實現由傳統管理向科學管理轉變。五是整合生產要素,挖掘現有企業生產能力。武威現有企業不能達產達效的因素很多,有資金的、技術的、人員素質的、市場的等諸方麵因素。對於市場前景看好的產品,是企業外部因素的,政府要千方百計協調解決,是企業內部原因的,企業自身要狠下功夫,通過整合生產要素,使這部分企業達產達效,以提高暢銷產品在市場上的占有份額,實現邊際利潤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