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先幹快幹大幹弘揚武威精神(2)(1 / 2)

(三)時代迫切需要我們先幹、快幹、大幹。現在武威麵臨著眾多的發展機遇,但主要有四大發展機遇。一是西部大開發的機遇。中央西部大開發是為實現“兩個大局”、“三步走”戰略目標而製定的全新的經濟發展戰略,中央將在一定時期采取轉移性支出,全麵扶持西部的生態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結構調整、科技與教育、國有企業改革的發展,我們要搶抓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加快武威發展,就必須先幹、快幹、大幹。用與時俱進、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實幹精神,抓項目,搞建設,促發展,我們才能贏得先機,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減小與發達地區差距的幅度。二是抓住西隴海蘭新經濟帶的機遇。西隴海蘭新經濟帶是中央西部大開發“點軸開發模式”的軸型建設。這是距我們最近的、最為可靠的機遇,我們必須抓住這一機遇,抓好“軸”上的點的建設,實施好通道工程、電網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取項目,準備好一批項目,加快開發建設步伐。三是人世機遇。人世後,世界的大門向我們敞開。我們沒有絕對優勢,但貿易壁壘的取消,將有利於我們落後地區充分利用勞動力價格低廉優勢和資源優勢等比較優勢,獲取比較利潤。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就迫切要求我們先幹、快幹、大幹,用“拚命三郎”的精神,在挑戰中求生存,在挑戰中求發展,適應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格局。在國際市場上尋找自己的位置,千方百計擴大武威產品在市場上的占有份額,獲取效益,加快發展。四是撤地設市的機遇。撤地設市後,武威政治體製和管理模式相應的發生變化。我們要先幹、快幹、大幹,通過“三大戰略”、“三個重點”、“三大產業”的實施,千方百計增強城市的聚集效益,實現農業型經濟向工業型經濟的轉變,拉動城市經濟,提高城市化水平,把武威建成河西最大的區域中心城市,進而帶動輻射武威和河西。

四、先幹、快幹、大幹要突出重點加快發展

“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對於落後的武威,加快發展顯得尤為重要。要加快發展,就必須在解放思想上求實破,在改革開放上求發展,用改革促發展,用開放求發展,充分利用自己的比較優勢,突出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這條主線,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求生存。

(一)先幹、快幹、大幹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解放的程度決定改革開放的進程和經濟發展的速度。這些年,武威之所以發展慢,就是思想解放不夠,觀念轉變慢,因循守舊、小農意識濃厚,導致改革和開放力度不夠,使武威的發展環境沒有得到優化。生產要素沒有得到聚集,喪失了眾多的發展機遇。甚至由於觀念的陳舊,導致決策的失誤,國家財產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我們要學習、學習、再學習,學習中西方各種先進思想和知識,開拓眼界、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思想不解放,就不敢去幹,明哲保身,就沒有思路,在工作中畏首畏尾,不敢想,不敢闖。就沒有出路。因此,我們必須以思想的再解放、觀念的再更新,推動先幹、快幹、大幹,加快武威發展步伐。

(二)先幹、快幹、大幹必須加大改革和開放力度。麵對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新格局,我們必須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為目標,以市場取向改革為重點,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改革步伐,加快企業改革步伐。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政府職能的轉變要緊緊圍繞服務這條線。當某一事物在未來趨勢上需要發展時,要適時引導;當某一件事物需要發展時,要加快發展;當某一件事物在發展中存在困難時,就要想辦法去解決。隻要堅持這三條原則,以市場取向為重點的政府職能轉變改革將最大限度地解放生產力,諸如辦事效率不高、優化發展環境等一係列的問題將迎刃而解。國有企業的改革要堅持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這一基本的經濟製度為指導,用市場化取向加快改革,要一改到底,不搞“二次革命”。改革到位了,經濟就發展快,我們發展中的眾多矛盾和困難就不難解決。開放是發展的基礎,沒有開放的區域,將是一個僵化的區域,僵化的區域是夜郎自大的區域、是保守的區域和沒有活力與動力的區域,是不可能得到發展的。我們隻有先幹、快幹、大幹,用更大的改革開放力度,促進開發,才能加快發展。

(三)先幹、快幹、大幹必須以結構調整為主線。發展區域經濟的內容很多,千頭萬緒,歸結點就是要突出結構調整。經濟發展問題,說到底是由消費結構變動引發的產業結構躍遷和升級問題。目前,武威沒有完成工業化的任務,區域經濟產業結構層次低,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是經濟工作中一項帶有根本性、長期性的任務。武威必須把重點放在結構調整上,努力實現“三個轉變”。要先幹、快幹、大幹,把已經確定的三大主導產業做大、做強、做優,要圍繞三大主導產業興龍頭,壯基地,深入進行技術、機製和組織創新,聚集生產要素,拉長產業鏈,協調相關產業發展,達到帶動一產、推動二產、活躍三產,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目的,加快發展。

五、先幹、快幹、大幹的保證在於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幹部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