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同一產業發展的階段不同,國家之間產業布局的不同,都會引發國際貿易中的問題。而在談判的時候,強國通常有更大的話語權,結果往往是強國撈了便宜。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覺得現有的國際貿易體係有問題,需要推倒重來的原因。這些人就出現在反對全球化遊行的隊伍裏。
而發達國家也不是一致擁護全球化。在發達國家內部,也有人覺得全球化讓自己蒙受損失。如現在美國製造業企業都轉移到了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原因很簡單:省錢。美國的一個汽車組裝線上的工人一個月工資可能有3000美元,而在中國同樣的一個工人隻有3000元人民幣。所以美國的汽車公司就關閉了美國的生產線,改而在中國開廠組裝。中國政府當然高興,引進了外資,還提供就業崗位,但是美國工人就下崗了。沒有飯碗了就要鬧事,於是美國的下崗工人就聯合起來,通過工會給政府施壓,說不能沒完沒了讓中國的廉價產品賣到美國來,要麼提高人民幣彙率,要麼征收重關稅,總之要提高中國組裝線上生產出來的汽車成本,不至於遠遠低於美國價格,這樣中國沒有了優勢,美國的工人才有機會重就業。所以世界貿易組織一開會,工會也號召一批人去遊行。
這裏可以看出,美國工會不僅負責處理勞資矛盾或者維護勞動者權利的事情,同時在美國一些重大經濟戰略上都有發言權。我們前麵提到過,在美國,大公司有非常大的影響力,不僅有強大的經濟實力,而且對美國政治也有非常大的影響力。而這個工會,同樣也不是吃素的,有能力對抗這些大企業。同時,工會成員數量極其龐大,在選舉的時候,工會的言行對工會成員有很大的影響力,因此美國政府對工會也是畢恭畢敬。
此外,還有很多人反對全球化實際上是反對跨國大企業。指責大企業的理由就五花八門了。上麵說過的把生產線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導致本國工人失業算一條,此外,還有人譴責大企業對窮國的勞動力壓榨得太厲害了。蘋果、戴爾、微軟、耐克等跨國企業曾相繼被曝在華的代工工廠工資極低,而且員工每天加班加點,這些代工工廠因此也被冠上了“血汗工廠”的名頭。這點讓美國的勞工組織也看不下去了,覺得這些公司的代工工廠長期以來存在侵犯勞工權益的現象。
另外,還有人覺得,一些跨國企業強勢推行本國的產品和文化,對其他市場的文化造成了威脅。如耐克的衣服鞋子、CK的內褲、李維斯的牛仔褲,本來都是美國的產品,現在全世界人民都穿這個,阿拉伯人民也不穿長褂了,這是一種文化侵略。因此,為了保護本國文化,應當禁止跨國企業不受限製地盲目擴張。
除了對大企業的直接指責之外,反全球化的遊行隊伍中還有不少人對政府有意見,而原因也是出在大企業上麵。跨國企業因為財大氣粗,能夠壟斷某些行業,因此會導致社會缺少公正性,所以作為政府,首先要做的是關注一般民眾的需求,把教育、就業、醫療等問題放在首位,縮小社會貧富差距,而不是跟這些跨國企業站在一起,幫助他們獲得更多的資源,提高所謂的“企業競爭力”。同時,也有人提議對於像能源、公共交通等領域,應該收歸國有,而不能讓大企業獨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