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出來混,有恩怨是應該的(3 / 3)

百度的競價排名也會影響百度搜索排名的公正性。照理說,這會影響百度的用戶數量,很多看不慣百度競價排名做法的用戶就會跑掉。但是實際上,這個影響並不太大。一來百度已經占據了中國70%的搜索引擎市場,不用百度也隻能用穀歌,而大部分人還是熱衷於百度,用習慣了,想跑也跑不到哪裏去,所以百度的這種做法很有“店大欺客”的意思——我就這麼著,你愛用不用。其次,客觀地說,除了少數的虛假廣告,這些廣告大部分還是提供了一些有用的信息,未必有害,隻是用戶心理上用著不太舒服罷了。

但是穀歌關心的不是百度“競價排名”是否影響到公正性,是否傷害到用戶,而是這個“競價排名”廣告給百度帶來了大量的收入(每天1000萬元人民幣),這點讓堅持內容和廣告分開的穀歌很眼紅,但是又拿百度沒有辦法,所以穀歌能做的就是到處說自己的搜索引擎結果不受人工幹預,也不會采用競價排名的方式進行營銷。

除了這個備受爭議的“競價排名”,還有人說百度還對搜索內容進行幹預,從中獲得好處。2008年,中國爆發三鹿奶粉事件。這是一起嚴重的產品質量問題,最後導致一大批高官下台。事件起因是很多食用三鹿集團生產的奶粉的嬰兒被發現患有腎結石,隨後在三鹿奶粉中發現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替三鹿集團負責處理這起事件的北京某廣告公司曾打算私下用300萬在百度投放廣告,換取百度在搜索引擎中刪除對這一事件的負麵報道,而相關的文件說明被我英勇的網民“人肉”出來了。事件被曝光以後,百度方麵說三鹿的代理廣告公司曾試圖這樣做,但是這一個提議違反信息透明、公正的原則,被百度拒絕了。盡管如此,對百度的質疑依然沒有停止。因為很多用戶發現,用相關關鍵詞進行搜索,百度搜索結果中關於這個這麼重大事件的條目微乎其微。之後又有人爆料稱百度內部確實存在“公關保護”和“負麵信息刪除”服務,隻要用戶交錢,百度就會在搜索結果中刪除相關的負麵新聞。

但是實際上,穀歌中國也被爆出存在類似的問題。2008年上半年,穀歌中國爆出李開複逃稅案。用戶在用穀歌搜索的時候發現關於這條新聞的信息同樣屈指可數,因此強烈質疑穀歌也對搜索結果做了手腳。穀歌出來說自己沒有這樣做,但是麵對強大的質疑聲,嗓門還是無法高起來。

而這些問題說到底,根源就是對於市場的壟斷。百度目前在中國市場有70%以上的份額,穀歌目前在美國市場也有70%以上的份額,兩者相當。但是穀歌因為這70%的市場份額就涉嫌壟斷,美國政府和歐盟都開始調查他了,所以穀歌時時處處小心行事,以免被肢解。而在中國市場,百度卻照樣可以大搖大擺,甚至自己把自己的市場份額說得更高一點,也不會有人去指責百度壟斷中文搜索引擎市場。即便有人說了,按照中國目前的市場製度,也沒有什麼相應的管製措施,也不能把百度怎麼樣。所以,穀歌在美國的競爭對手微軟,在搜索引擎市場上搶不過穀歌,但是還有一個夠威夠力的撒手鐧,就是告穀歌壟斷;然而穀歌作為百度在中國的競爭對手,卻沒有這個致命武器,也無法說三道四。所以百度憑著已經占據的大量市場份額,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穀歌除了眼紅,沒有其他辦法。

正是中國獨特的市場環境,讓穀歌的美國武功廢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