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奧巴馬的困局(2 / 3)

雖然美國政府欠了那麼多錢,但是美國的甲乙丙丁這四位的日子卻過得挺滋潤,錢照樣花,沒錢的窮學生都用上電腦了;尤其是丙和乙,一邊借錢、一邊放貸,中間抽上一筆,而這個丙和乙就是美國各種金融機構,他們的高薪就是這麼來的。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之後,美國人開始反思這個過度超前消費的金融模式是否有問題。那個格林斯潘當了20年的美聯儲主席,2006年80歲的時候退休,這個時候也被揪出來開批鬥大會。2008年10月,美國參眾兩院舉行聽證會,讓格林斯潘和其他美國前任財政高官交代問題,因為有很多人認為美國這次金融危機就是在格林斯潘主政美聯儲時期采取寬鬆的貨幣政策所累積起來的惡果。

這些問題都留給美國內部去吵。對於奧巴馬來說,如何重建金融秩序是一個問題,這15萬億美元外債的大窟窿又是另外一個問題。尤其是對中國這個大債主,是不是能夠少還一點?

世道真變了,現在欠錢的是大爺,黃世仁要是活到現在估計也拿楊白勞沒辦法。如果說美國人在國內互相借錢不還,美國還有個信用體係在那約束著,你還想繼續在美國混,就要講點信譽,但是到了國際社會上,事情就變得微妙了。這筆錢要不要還,怎麼個還法,用新聞裏麵的話說就是如何繼續讓美國掌握國際金融大權,是讓奧巴馬操心的事情。一方麵,奧巴馬不能跟美國國內的金融機構明顯對著幹,一來他們勢力強大,奧巴馬想管他們的工資都管不住,說不定還有可能把奧巴馬拉下馬來,二來奧巴馬還得靠著他們去維持美國在國際上的金融地位;另一方麵,又不能逼著普通美國老百姓少吃飯多勞動,省吃儉用還外債,這樣的話,奧巴馬遲早要回家賣紅薯。難!

現在這個金融危機似乎熬過去了,甲乙丙丁四個美國人之間又開始借錢了,但是相關的外債問題依舊存在,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奧巴馬還是要把目光對外。

奧巴馬上台之後幹的第二件大事是醫療改革。美國的醫療體係有很大的問題,這一點美國人自己也承認。首先是醫療保障的問題。美國人基本上都采用商業醫療保險,所以很多窮人和一些年輕人(仗著自己年輕體壯)都沒有買醫保。而有工作的一般由公司提供醫療保險,但是這個商業醫保價格很高,因此很多企業,尤其是小企業不堪重負。其次,正是由於這種醫療保障製度,造成了有醫保的人不怕看病貴,醫生也亂開藥,反正醫保可以替你付,甚至出現醫生病人聯合騙醫保的事情,這就使得醫療資源大量浪費。而另一方麵,沒有醫保的人一般不去看醫生,實在不行了才上醫院,這在某種意義上也造成了醫療資源的浪費。因為有小病的時候馬上治療,花錢較少,等累積成了大病,一般隻能直接住院,這就離傾家蕩產不遠了。

每個人都覺得美國的醫療製度有問題,但是應該怎麼樣改,卻吵了幾十年沒有吵出結果。因為這牽涉到太多人的利益。

奧巴馬上台之後,強力推動醫療製度改革。奧巴馬的改革總體上有這麼幾條。第一,少花錢。美國目前每年在醫藥領域的總支出為2.2萬億美元,占美國GDP的16%。這裏麵存在很多浪費。奧巴馬醫療改革法案出台後,預計每年能夠節約1400億美元。第二,擴大醫療保險的覆蓋麵。對於那些無收入和低收入的窮人,政府提供相對便宜的醫療保險和資助,對不給員工買醫療保險的企業也規定出一些強行的投保措施。第三,限製醫療保險公司的權利。有時候,醫療保險公司出於利潤的考慮,會拒絕部分人群的醫保購買申請,比如老弱病殘,現在奧巴馬的法案取消了醫療保險公司的這些權利。

奧巴馬的這個醫療改革法案討價還價幾個月,最終於2010年3月21日在美國國會以219票對212票通過。美國《時代》雜誌稱這個法案的通過足以寫進美國曆史,也是奧巴馬的重要政績。但是瞧瞧這個支持票和反對票的對比,就可看出這個法案存在多大的爭議。

爭議的中心圍繞一個字——錢。很多人都對奧巴馬的醫療改革有意見,就是覺得自己沒占到便宜。首先是那些日子過得去的美國中產階級反對這個法案,因為奧巴馬的改革帶有很大的社會化傾向,給一些低收入的窮人提供資助,而這個資助的錢從哪裏來?是政府給的。政府的錢哪裏來的?中產階級交給國家的。這就是說,有錢人出錢,讓沒錢的人一起享用這個醫療保險。因此,這些中產階級對奧巴馬的“劫富濟貧”的做法很有意見。

有人可能會說,美國人怎麼覺悟怎麼低,光想著自己。這也不能全怪美國人。因為美國醫療長期以來商業化色彩十分濃重,人們也就有了固定的思維,有錢人看病就像是一種特殊服務,好比你去按摩桑拿。看了一次病,心裏還有優越感。一說我的醫生是哈佛醫學院畢業的,跟自己家買了一輛法拉利一樣有麵子。正因為如此,很多美國人的腦筋就轉不過彎來了,甚至有人還覺得奧巴馬的醫療改革就是為了均貧富,如果這樣繼續讓奧巴馬幹下去,美國遲早要完蛋。

而問題的關鍵在於,美國的醫療藥品成本實在太高。美國的醫生,都是醫學博士畢業,要有專業的執照才能行醫。很多人羨慕美國的醫生收入高,但是也要看到人家的成本也高。讀醫學院很多都是自費的,讀個書可能就要花好幾十萬美元。等到有資格自己開診所了,都已經30多歲了,一年不賺個幾十萬怎麼也說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