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心理修煉的三個要點是勤學、苦練和更新觀念。豐富的學識可以增強一個人的自信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領導者要學哲學,學曆史,學文學以提高自己的涵養水平;苦練就要求領導者不斷地在實踐中切磋,有道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良好的心理素質還離不開觀念的更新,領導的思想不能僵化,以舊有標準來衡量人和物,勢必對這也看不慣、對那也看不慣,常常會滿腹牢騷,怨天尤人。
領導者的心理素質在領導者的工作中起關鍵性作用,它與領導者所從事的工作的成敗休戚相關。領導者應注意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在平時就應加強勤學苦練,緊跟時代的發展,時常更新觀念,為走向事業的成功打好堅實的心理基礎。
做觀念的先行者
領導者應該扮演同類人中先進的角色。
自從人類脫離單純的肌體活動而進入更高級的抽象思維活動以來,就很少甚至就沒有一個單靠四肢發達而成為領導者的,領導者總是人們感到最恐懼、不知所措時給人們指出前進的方向,或者是在人們心中鬱積無數新奇而偉大的想象而無力說出時由他們明白地道出來,因此,“偉大的領導者要求有一個偉大的遠見,這種遠見能激勵他自己,又使他有可能去鼓舞他所領導的群體”,即領導能夠去做“正確的事”的前提是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事”,隻有先知道並能夠提出一套行動綱領,人們才會擁戴他為領導者。
所以,領導者首先要在思想上為人們開辟出一片新的天地,一旦為人們首肯,還要帶領人們為之奮鬥,教會人們如何去達到目的,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人們正在進行著領導者的選擇過程。英國在二戰初並沒有注意丘吉爾,但是事情的發展跟他的預言吻合,於是人們也就認同了他的解救之方,拋棄了張伯倫而承認了丘吉爾。很難想象如果不是羅斯福戰勝國內的孤立主義,加入並主導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反法西斯聯盟,美國就不會在這之後具有重要的國際地位和實力。
人們的衝突主要是表現為選擇的衝突,領導者就是要在眾多的選擇中選出自己認為是唯一正確的或者是最好的。顯然,這種選擇有可能為人們所接受,有可能被拒絕,因此也就有了成功的領導者與失敗的領導者。但不管成功與失敗,他都必須向人們明白地表達出來,從而利於人們作出最正確而有利的選擇,即造就成功的領導者。所以要想成為領導者,首先就必須有淵博的知識,培養深邃的洞察力;其次才能夠發現時代已走到哪裏,人們怎樣想的,人們需要什麼;再次才是提出一套方案;最後才是行動。其中最重要的就在於方案的提出,這種方案就是一個時代的總結和新時代的開端。正因為如此,曆史長河中的某些政治人物盡管可以在一國或一地區顯赫一時,但是在漫長的歲月中卻為人們遺忘了,因為他沒有一個偉大的思想作為支撐。相反,那些即使沒有涉及政界而有偉大思想的哲人卻幾千年幾百年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至今人們仍從那裏吸吮智慧精華。因為他們的思想及時地適應了時代的需要,給每個人以深刻的啟迪,他們的觀念給了人類革命的力量。人類每一次變革都是以這些先進的觀念為前提的。
4項領導技能
人際
卡耐基曾經指出: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成功的開端。領導者的成功有時並不在於他有多強的業務能力。當一張人際關係網鋪下時,領導就成功了一半,領導者處於各種複雜人際關係的重要位置,他要處理好與其下級的關係,處理不好,下級沒有積極性,領導工作沒法開展;對上級的關係處理不好,不能取得上級信任,同樣無法擔任領導工作;與其他部門的關係不好,往往會使自己孤立無援,要處理好這方方麵麵的關係確實有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