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貨品管理(4)(3 / 3)

(4) 對惡意竄貨,有意損害企業形象、破壞產品價格體係、擾亂市場秩序的個別客戶要毫不手軟地給予打擊,直至取消其經營權,決不姑息。★

2.用胡蘿卜大棒,治理被動竄貨和搭配竄貨

★(1) 企業加強對渠道的管理,如進行代理商的資格審查,設立市場總監,建立巡視員製度,防止竄貨現象的發生。發現竄貨現象,要調查核實,掌握充分的證據,讓惡意竄貨的客戶無理申辯。經調查核實屬於被動竄貨的客戶,要區別對待,視具體情況而定,在處理和處罰時既要講原則性,也要注意靈活性。畢竟大家是利益合作,如果處理得過於嚴格,搞得客戶在當地"顏麵全無"又得不到"心靈慰藉"時,客戶也會與企業終止合作,並將庫存產品全部低價傾銷,令企業在當地市場遭受嚴重打擊。而後客戶轉為代理競爭者的產品,企業的損失會更大。

(2) 對於搭配竄貨問題,一般情況下企業可不必追究,有些邊遠地區需要靠一些零散客戶的零星搭配銷售將企業的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在一些邊遠地區,即使有些產品是通過非正常渠道進入的,如果不造成對當地市場的衝擊和影響,企業最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3.治理竄貨,重在防範

"一個不會發生竄貨的產品,不是好產品",客戶自己都賣不動了,還竄給誰?實際上,市場竄貨行為的發生,除了人為因素外,更多的是市場自然調節和經濟區域的自然形成而產生的一種銷售行為。企業要正確認識竄貨問題,真正從如何打擊竄貨、杜絕竄貨調整到如何防範竄貨、如何引導市場少發生竄貨或不發生有意或惡意竄貨上來。

★(1) 利益驅動,合理策劃。給予經銷商合理的利益,並讓這種利益對其竄貨行為形成製約,這對杜絕竄貨將會起到重要作用。如某企業對經銷商實行每月返利加上季度獎金、年度獎金。月度返利僅返70%,剩餘30%到年終發放,若經銷商中途違規竄貨,這30%的返利將被取消。這樣一來,經銷商不敢輕易竄貨,畢竟不值得冒險。同時企業還規定,一旦發現市場竄貨行為,對違規方的處罰金全額給予舉報人及受害方,這樣加大了經銷商及銷售人員對自己管控區域的市場防範能力。

(2) 包裝加印,產品噴號。企業在產品包裝箱上打印區域標記,或者對不同區域設計專門的包裝。為防止經銷商擦去或割去標記,企業還可以在內外包裝上都蓋印,外包標記被抹去了,但內包標記沒那麼容易抹去。還有的企業要求所有外包裝統一回收,就更加約束了經銷商的竄貨行為。也有的企業在每一件產品上噴注生產日期,精確到每~分鍾,產品出庫時,管理人員記錄發給經銷商的每一批貨的生產時間段,經銷商就沒有機會竄貨了。這些防範措施,對市場稽查人員在調查取證時非常有幫助,有效地防範了市場竄貨行為。

(3) 科學分析,完備資料。企業要建立經銷商進貨信息庫,通過對經銷商的進貨數據分析,可以對竄貨起到一定的防範作用。這種科學的分析,是建立在企業擁有客戶關係管理的完備資料庫的前提之下。某區域經銷商,當時在沒有廠商任何促銷的情況下,也沒有能令銷售迅速提升的可能性因素,與曆年同期相比市場上也沒有特殊情況促進銷售,如果本年度同期他的進貨量忽然猛增,這時我們就應該通知該區業務人員對其貨源出入進行嚴格監控和分析,甚至控製發貨,如發現竄貨,及時製止。

(4) 貨暢其流,協助分銷。竄貨很多時候是經銷商的一種利益驅動行為。例如,經銷商因為合同銷量無法完成,擔心得不到返利,或者擔心產品過期造成損失,這就有可能會引發經銷商不求獲利而低價拋售。如果能預防這種行為的發生,竄貨的現象就少多了。幫助經銷商貨暢其流,這是最好的解決竄貨的辦法,隻要經銷商的銷售貨品能快速流轉,經銷商自然會減少"竄貨謀利"的想法。當然,這需要銷售人員具備管理市場的"真功夫",要為經銷商多開發有效分銷商,多開發有效終端網點,多協助經銷商進行送貨上門,多去經銷商供貨的賣場巡視,發現缺貨。及時通知經銷商補貨。平時多與經銷商溝通,在如何更有效的分銷產品上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