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應收賬款管理(1)(3 / 3)

6.增加了應收賬款管理過程中的出錯概率

企業麵對複雜的應收款賬戶,核算差錯難以及時發現,不能及時了解應收款動態情況以及應收款對方企業詳情,造成責任不明確,應收賬款的合同、合約、承諾、審批手續等資料的散落、遺失有可能使企業已發生的應收賬款該按時收回的不能按時收回,該全部收回的隻有部分收回,能通過法律手段收回的,卻由於資料不全而不能收回,直至到最終形成企業單位資產的損失。

■應收賬款風險的防範與控製

◎ 製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的目標包含兩個方麵的內容:一是科學地將企業的應收賬款持有水平和產生壞賬的風險降到最低;二是合理地擴大信用銷售,在數量上擴大客戶群,降低製成品的庫存,爭取公司的可變現銷售收入最大。製定信用政策的基本“公式”是在(最大銷售+淨銷售收入)和(最低逾期應收賬款+壞賬發生率)之間取最佳值。

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標準、信用條件和收賬政策等內容。

1.信用標準。

信用標準是指當采取賒銷手段銷貨的企業對客戶授信時,對客戶資信情況提出要求的最低標準,通常以預期的壞賬損失率作為判別標準。因為信用標準的設置,會直接影響對客戶信用申請的審批,所以根據本企業自身的資金情況和當時的市場環境,確定適宜的信用標準也是企業製定信用管理政策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如果企業的信用標準較嚴,隻對信譽很好、壞賬損失率很低的用戶給與賒銷,則會減少壞賬損失,減少應收賬款的機會成本,但這可能不利於擴大銷售量,甚至是銷售量減少;反之,如果信用標準較鬆,雖然會增加銷售,但會相應的增加壞賬損失和應收賬款的機會成本。

不難看出,信用標準同時涉及到收入和成本兩個方麵的問題。企業應該製定一個合乎自己情況的科學的信用標準,確定信用指標的主要因素應該包括競爭對手的情況、客戶情況、市場戰略、庫存水平、其他曆史經驗等。一個企業的信用標準應該是在對收入和成本認真權衡的基礎上慎重確定的,過嚴或過鬆的信用標準都不是明智之舉,而且企業信用標準也需要隨企業、行業、市場情況的變化而不斷修訂。如果較為嚴格的信用標準使損失的銷售毛利大於企業所希望避免的應收賬款持有成本,那麼企業就應該適當放鬆信用標準;反之,如果較為寬鬆的信用標準使應收賬款持有成本高於取得的銷售毛利,那麼企業就應適當實行較為嚴格的信用標準。

2.信用條件。

信用條件是銷貨企業要求賒購客戶支付賒銷款項的條件,它由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現金折扣三個要素組成。一般來說,企業的信用條件是遵循本行業的慣例給出的,它是基於一定的外部經濟環境,在充分考慮到本企業自身資金實力的情況下,本著提高最終效益和增強競爭力的指導思想確定的。給客戶的信用條件如何,直接影響甚至決定著企業的應收賬款的持有水平和規模。

信用期限特指企業為客戶規定的追償的付款的時間界限,並在賒銷合同中取得了客戶的允諾。確定適宜的信用期限是企業製定信用政策時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它是通過對不同賒銷方案進行分析和計算所得出的結果。在實際工作中,信用期限的確定,應該在參照行業慣例的基礎上,通過數學方法確定。

信用期限是企業為用戶規定的最長付款時間,折扣期限是為用戶規定的可享受現金折扣的付款時間。

現金折扣是指企業在賒銷中給予客戶的現金折扣期和折扣率。折扣期限是客戶在多長的時間區間內付清賒購款,便可以取得折扣優惠;折扣率是在折扣期限內給予客戶多大額的折扣,通常按照賒銷額度的一個比例進行計算。提供比較優惠的信用條件能增加銷售量,但也會帶來應收賬款機會成本、壞賬成本、現金折扣成本等額外的負擔。

3.收賬政策。

收賬政策是當客戶違反信用條件時企業應該采取的收賬方法和措施。企業所采取的收賬政策和實際發生的收賬成本存在負相關關係。當企業采用積極的收賬政策時,可能會有效地減少應收賬款的成本(包括壞賬損失),但是也可能會產生較大的收賬成本;當企業采用消極的收賬政策時,可能會增加應收賬款的成本(包括壞賬損失),但是也可能減少收賬費用。因此,企業應該衡量增加收賬費用和減少應收賬款成本之間的利害關係。

在製定收賬政策時,應權衡增加收賬費用與減少應收賬款機會成本和壞賬損失之間的得失,針對原有客戶和新開發客戶、大客戶和中小客戶分別製定不同的具有彈性的收賬政策。

合理的信用政策應把信用標準、信用條件、收賬政策結合起來,考慮三者的綜合變化對銷售額、應收賬款機會成本、壞賬成本和收賬成本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