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促銷策略與管理(2)(2 / 3)

促銷費用的分配,原則上應按各種不同的業務項目分別按其受益對象進行。如果費用不大也可以合並分配,或者隻將其中費用較大的項目單獨分配,其餘合並分配。分配的標準一般是:

★(1) 運雜費按裝運產品的重量或體積分配;

(2) 包裝費按各種產品包裝費用定額進行分配;

(3)若是單項產品的廣告費直接計入該產成本,如是聯合廣告費則按銷售額在多種產品中分配;

(4)展覽費按產品的價值分配;

(5)保險費按各種產品分別確定;

(6)專設銷售機構費按獨立銷售機構所銷產品的銷售額分配;

(7)其他費用按產品銷售額分配。★

4.整體促銷活動的效果評估

廠商運用各種促銷組合及設計各種促銷策略,來推動營銷的進展,但效果如何,必須經過整體促銷活動效果的評估。其具體評估項目如下。

(1)銷售額

在整體效果評估中,“銷售額”是首當其衝的評估項目。

“銷售額”的測定,必須有具體、數量化的依據,並利用前後數據之變化作為效果檢討。例如“執行促銷活動前產品每個月賣出500萬元”、“促銷後第一個月產品賣出670萬元”、 “促銷後第二個月產品賣出570萬元”等。

銷售額必須先扣除“銷貨退回”及“折讓”,這是評價廠商經營效果的重要標準。銷售淨額可用金額或數量單位表示。當公司銷售多種產品時,通常都采用產品別銷售淨額,所計算出來的差額,無論是增加或減少,都是公司促銷狀況的指標。同理,本年度的銷售額也可與曆年的銷售額相比較,以觀察銷售趨勢。

尤其是整體促銷之效果,銷售額必須與預先擬定的目標額做比較,通過對比促銷效果的成功率大小便一目了然。

(2)鋪貨率

所謂“鋪貨率”指“自身晶牌在同類型產品之鋪貨渠道上所占的比率”。鋪貨點開發得愈多,鋪貨率相對就愈高,產品麵對消費者的曝光度也增加,因此,產品銷售渠道也就越廣泛,其銷售機會也越來越多。

促銷活動針對“鋪貨率”的評估效果,首先必須準備“行銷地圖”,將目標區域內的經銷商,加以明確標示出來;其次是設定此次的促銷目標是“鋪貨率多寡”。每增加一個鋪貨點,鋪貨率就增加(1/所有鋪貨點) ×100%的百分點。要知道這方麵的目標是否達到,隻要在促銷結束後,將新增加的鋪貨數除以所有的鋪貨數即可得知鋪貨率的提升狀況。

(3)參加促銷人數

“人數”與銷售額促銷效果成正比關係;人數多,采購商品的成效概率相對提高;人潮流動量大,就買賣而言,銷售量自然增加。因此,“參與者”多寡,是整個促銷活動效果評估的重中之重。

企業舉辦促銷活動,若能說服更多的經銷商參與促銷,肯定能提升業績;若能吸引更多的參與人潮,促銷活動會取得更好的業績。

例如,企業舉辦購貨即享有“摸獎活動”之促銷,若參與者多,表示成交客戶多,銷售量高;對零售商而言, “吸引人潮”是一項重要的促銷目標,如超市以特定商品作為“贈送品”,借以吸引人潮。

(4)“產品試用”數量

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試。若產品本身強而有力的特性,難以解說,則直接訴諸“試用”手法,令消費者當場“試用’’後,可立即明白產品的特點,消費者因明白產品特性,因此容易產生購買需求。例如在超市舉辦“試吃’’活動,在媒體宣傳舉辦“超市試吃”,並搭配一組培訓過的產品宣傳人員,穿著亮麗、鮮明的統一服裝,在現場解說產品特性、推銷產品。企業為評估整體促銷活動效果,可評估現場聆聽產品介紹的人數多少,現場“試吃”、 “試用’’人數多少,當場購買的成交客數多少,現場成交量總數多少。

◎ 常用的促銷預算編製方法

建立促銷預算是最重要的促銷決策之一。美國百貨業巨子約翰·華納梅克說過:“我知道我的廣告費有一半浪費了,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不同行業的促銷費用差異很大,如化妝品行業的促銷費用占銷售額的比例高達30%—50%,而機械行業的這一比例隻有10%—20%。同一行業不同企業的促銷費用差別也很大。

企業應該如何決定其促銷預算呢?常用的有下列四種,其中,“工作目標法”是最合乎邏輯的。

1.銷售百分比法

銷售百分比法是根據企業目前或預測的銷售額的百分比決定促銷費用的大小。

其優點在於:

★(1)促銷費用將隨著整個公司的支付能力變化而變化,保證公司財務狀況的穩定健康。

(2) 激發管理層努力協調促銷成本、銷售價格和單位利潤三者之間的平衡關係,在此基礎上考慮公司的發展。

(3)如果各個競爭公司都采用銷售百分比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持競爭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