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是服務水平。企業製定存貨水平時,要考慮到提供給客戶的服務是否令其滿意,保證客戶的訂單及時處理。企業在製定服務水平時應考慮的因素有:信任度、溝通情況、事先通知、送貨時間、財務問題、商家對企業的服務期望及競爭狀況。
最後是存貨水平控製。
在確定以上要素後,一方麵企業可以幫助客戶建立科學的存貨製度,盡量使客戶的成本降低。例如發達國家正推行的EOS係統就是一種用於零售商盤點和處理訂貨的管理設備。另一方麵預測客戶訂貨時間和訂貨數量,適時地調整生產,控製庫存量。
2.配送
配送是按照用戶的要求,在物流據點進行分貨、配貨工作,並將貨物交給收貨人的
過程。它要求在完全配貨的基礎上,完全按照客戶的要求,包括種類、品種搭配,數量、時間等要求進行運送,是“配”和“送”的有機結合。
從服務方式上講,配送是一種“門對門”的方式,將貨物從配運中心送到客戶的倉庫或家中。由於現代消費的“多樣化、個性化”,配送要求是“多品種、少批量”。企業在滿足客戶的要求基礎上,為了降低經營成本,要求將小批量的訂貨轉為大批量商品集合,充分利用運輸能力。於是產生了“共同配運”的方式,也就是幾個企業聯合起來,共同組建和使用一個配運中心,共同製定配運計劃,使用配運車輛,共同對某一地區的用戶進行配送。
◎ 銷售渠道信息管理
有戰略眼光的企業都非常注意利用銷售渠道收集信息。例如:
★日本的三菱商社,在128個國家建立了124個分支機構,雇員3700多名,總部每天從各分支機構收到的電報4萬多份,電話6萬多次,郵件3萬多份。★
首先是信息的收集。企業利用銷售渠道收集以下信息:市場信息,包括競爭產品和競爭者信息;用戶需求及售後評價信息;有關未來產品變化方向及開發信息、與未來企業目標市場的發展與擴大有關的市場開發信息;有關顧客私人背景的檔案信息;銷售渠道成員的經營實力和經營特征信息。
信息收集要做到快、真、新、廉。收集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1)固定反饋製度,利用計算機網絡和現代通信工具及時接受反饋信息,如我國以經營綢布聞名的“謙祥益”,早在1919午就建立了“一天一封掛號信”。
(2)調查表,專門為深入研究某一問題而設計,以收集全麵、具體的信息。
(3)銷售會議,利用企業舉辦的各種訂貨會、展覽會、洽談會、展銷會、座談會等形式收集第一手資料。
(4)聯誼活動,經常舉辦一些由企業管理人員、銷售人員和營銷成員的代表參加的旅遊活動、聯誼會、舞會和研討會。★
其次是信息整理、分析與使用。整理信息就是使信息係統化、條理化,便於儲存與分析。企業搜集到的信息往往是魚目混珠、真假難辨,剔除其中錯誤、片麵或虛假的信息是整理的第一步。其次是將性質相同的資料按一定的標準進行歸類、編號整理。然後,對經過整理的資料進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揭示信息背後的規律。最後利用分析的結果用於管理實體分配、評價或調整銷售渠道成員、以及調整營銷整體策略。
■渠道創新
無論是哪種創新方法,都需要企業有清晰的創新觀念和很強的市場運作和掌控能力,因為所動用的資源比較多,風險也比較大。但在成功之後,會在其他競爭者麵前樹立一個強大的渠道壁壘,使其難以擴展。這種銷售創新一般是一種“破壞”,它打破現有渠道之間的平衡狀態,侵占了現在或潛在的渠道利益,有些還是公司本身短期的利益,必然引起波動。銷售創新一般都會引起銷售管理方麵的變化,如銷售政策、銷售人員、銷售方式,這些成了引發渠道產生動蕩的另一個因素,所以渠道變化和衝突一般是有公司的內部銷售管理、銷售方式和產品在市場本身的發展兩種原因共同作用的。
◎ 成功的渠道創新
在渠道的自身不斷變化中,存在著大量的銷售創新的機會。這是一般管理者所忽略的,因為這種渠道變化中的機會牽扯麵較廣,比較隱蔽,其本身比較難以發現,需要管理者有很強的市場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如何利用渠道的變化和衝突是銷售創新成敗一個關鍵要點,有些銷售的改革就是因為新的銷售方式還沒有建立起來就被原有的渠道衝突所衝擊而導致一敗塗地。這些渠道鏈之間已經有的較深的利益聯係,或企業內部的本身固有觀念成了銷售創新的主要阻力。在這個過程中有些是和原有的渠道資源相接的,有的則是完全不同的,企業犧牲部分現有利益有時是必要的。一般來說,銷售創新如果能達到以下幾點,便能基本成功。
★ (1)銷售方式肯定是最大化地滿足和方便消費者的購物和精神需求;
(2)能有效地調動渠道各方麵的積極性,跟隨創新政策來抵消不良衝突;
(3)有較強的自我資源作為保障;
(4)很重要的一點,創新過程中的執行和整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