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定價策略與價格管理(4)(2 / 3)

隨行就市定價法,又稱流行水準定價法,是指在一個競爭比較激烈的行業或部門中,某個企業根據市場競爭格局,跟隨行業或部門中主要競爭者的價格,或各企業的平均價格,或市場上一般采用的價格,來確定自己產品的價格的方法。即企業按照行業的平均現行價格水平來定價。采用隨行就市定價法,企業就不必去全麵了解消費者對不同價差的反應,也不會引起價格波動,從而為營銷、定價人員節約了很多時間。

在以下情況下往往采取隨行就市定價法:

★? 難以估算成本;

? 主要適合同質產品市場,其目的是為了與同行業企業和平共處,避免發生激烈的競爭;

? 如果另行定價,很難了解購買者和競爭者對本企業的價格的反應。

? 在完全競爭與寡頭競爭的條件下,這種定價方法經常使用。★

但值得注意:這種定價法以競爭對手的價格為依據,並不否認本企業商品的成本、質量等因素對價格形成的直接作用。

(2)主動競爭定價法

又稱價格領袖定價法或寡頭定價法,是指在某個行業或部門中,由一個或少數幾個大企業首先定價,其餘企業參考定價或追隨定價的方法。這一個或少數幾個大企業就是價格領袖。他們的價格變動往往會引起其它企業的價格隨之變動。

其實,這種定價法與前一種定價法有相通之處。不追隨競爭者的價格,而是根據本企業產品的實際情況給予競爭對手產品的差異來確定產品的價格。

(3)競爭投標定價法

競爭投標定價法又稱為密封投標定價法,是指一個企業根據招標方的條件,主要考慮競爭情況來確定標的價格的一種方法。在國內外,許多大宗商品、原材料、成套設備和建築工程項目的買賣和承包、以及征招經營協作單位、出租出售小型企業等,往往采用發包人招標、承包人投標的方式來選擇承包者,確定最終承包價格。

一般說來,招標方隻有一個,處於相對壟斷地位,而投標方有多個,處於相互競爭地位。一個企業能否中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該企業與競爭者投標報價水平的比較。標的物的價格是由參與投標的各個企業在相互獨立的條件下確定,在買方招標的所有投標者中,報價最低的投標者通常中標,他的報價就是承包價格,這種競爭性的定價方法就是密封投標定價法。

(4)拍賣定價法

拍賣定價法是由賣方預先發表公告,展示拍賣物品,買方預先看貨,在規定時間公開拍賣,由買方公開叫價,不再有人競爭的最高價格即為成交價格,賣方按此價格拍板成交。拍賣式定價越來越被廣泛地使用,其作用之一是處置積壓商品或舊貨。有三種主要的拍賣形式:

★?英國式拍賣。

一個賣方和多個買方,是一種加價拍賣方式。賣方出示一個商品,買方不斷加價競標,直到達到最高價格。英國式拍賣經常被用來出售古董、家畜、不動產和舊設備、車輛。

? 荷蘭式拍賣

一個賣方多個買方,或者一個買方多個賣方,是一種降價拍賣方式。在一個賣方多個買方情況下,拍賣人宣布一個最高的價格然後逐漸降低價格直至出價人接受為止;在一個買方多個賣方情況下,買方宣布他想買的商品,多個賣方不斷壓低價格以尋求最後中標。每個賣方都能看到當前最低價格,從而決定是否繼續降價。

? 封閉式投標拍賣

供應商隻能提供一份報價,並且不知道其它人的報價如何。供應商不會低於自己的成本報價,但是考慮到可能失去訂單也不會報得太高。政府部門經常利用這種方法采購。★

■定價策略

在確定企業定價目標、定價方法,得出產品的基本價格之後,還要根據市場環境、產品特點等采用不同的定價策略。企業定價策略是指企業為實現企業定價目標,根據市場中影響產品價格的不同因素,在製定價格時靈活采取的各種定價手段和定價技巧。主要有三種定價策略:新產品定價策略、產品組合定價策略和價格調整策略

◎ 新產品定價策劃

新產品定價關係到新產品能否順利進入市場,企業能否站穩腳跟,能否取得較大的經濟效益。常見的新產品定價策略主要有三種,即撇脂定價策略、滲透定價策略和滿意定價策略。

1.撇脂定價策略

又取脂定價策略稱,指新產品上市之初,將其價格定得較高,以便在短期內獲取厚利,迅速收回投資,減少經營風險,待競爭者進入市場,再按正常價格水平定價。這一定價策略有如從鮮奶中撇取其中所含的奶油一樣,取其精華,所以稱為“撇脂定價”策略。

一般而言,對於全新產品、受專利保護的產品、需求的價格彈性小的產品、流行產品、未來市場形勢難以測定的產品等,可以采用取脂定價策略,其優點表現為:

★(1)新產品上市之初,顧客對其尚無理性認識,此時的購買動機多屬於求新求奇,利用較高價格可以提高產品身份,適應顧客求新心理,創造高價、優質、名牌的印象,有助於開拓市場;

(2)主動性大,先製定較高的價格,在其新產品進入成熟期後可以擁有較大的調價餘地,不僅可以通過逐步降價保持企業的競爭力,而且可以從現有的目標市場上吸引潛在需求者,甚至可以爭取到低收入階層和對價格比較敏感的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