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類是市場營銷學中心理定價策略的運用。研究發現,消費者的購買行為與消費者心理密切相關。消費者根據自己以往的購買經驗認為,質量好的商品的價格總是要比質量差的商品價格高。因此,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價格高的商品就是質量好的商品。而且,人們通常認為,消費者享用的商品檔次的高低反映著消費者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的高低。高檔商品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一個人經濟地位和社會聲望的象征正是由於這種心理因素的作用,使消費者在某些情況下趨向於選購價格較高的商品。這樣,有些商品的價格定得較高,對這些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大;如果定得較低,對這些商品的需求量反而會下降。企業可以利用消費者對商品價格的這種心理反應,製定較產的商品價格。從而不僅從較高的價格中獲得較大的單位產品銷售利潤,而且可以高價吸引更多的顧客,以擴大市場份額,從增長的銷售量中獲取豐厚的銷售總利潤適用“心理定價策略’’的商品的需求曲線也是一條斜率大於零、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不過,不同於吉芬商品,導致適用“心理定價策略”的商品的需求曲線向右上方傾斜的原因不是商品價格變動的收入效用,而是消費者對商品價格變化的特殊心理因素。
◎ 估算成本
企業在製定商品價格時,要進行成本估算,這對任何企業都不能例外。企業商品價格的上限取決於市場需求及有關限製因素,而最低價格不能低於商品的經營成本費用,這是企業價格的下限(這裏不包括短期的、由於某種原因個別品種的價格低於成本費用的例外情況),低於這個限度,企業無法維持再生產和繼續經營。因此,製定價格要在企業目標已定、市場需求已摸清的情況下作產品的成本估算。
企業的成本包括兩種:一種是固定成本,指在一定時期不隨企業產量變化而變化的成本費用。例如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產品設計費、租金、利息、管理費用等。它不能計人某階段的某項產品之中,而是以多種費用的方式分別計人各種產品之中。另一種是變動成本,或稱可變成本、直接成本,指隨著企業的產品產量和銷售收人變化的成本,如原材料、輔助材料、生產用燃料等。這部分成本隨產品產量的變動成正比例變化,它可直接計人各種具體產品之中。
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之和即為某產品的總成本。當企業不開工生產,產量為零,變動成本就等於零,總成本等於固定成本。
在成本估算中,離不開對“產量一成本一利潤”關係的分析,在經濟學上一個重要的工具是分析“邊際成本”,所謂邊際成本指的是企業生產最後一單位產品所花費的成本,或每增加(減少)一個單位生產量引起的總成本變動的數值。其公式為:
邊際成本:總成本的增加量/產量的增加量
在價格已定的情況下,如果邊際成本等於企業的邊際收益,企業就能達到利潤最大化。這是因為邊際成本在生產的一定階段(初期)呈下降的趨勢,低於產品的平均成本(單位產品的總成本、單位產品的固定成本與單位產品變動成本之和),在這階段,產量增加,平均成本遞減。而當產量增加超過一定限度時,平均成本由遞減轉為遞增,邊際成本高於平均成本,企業平均成本水平會上升。因此,企業為了找到獲得高利潤的產量點,要搞清企業產品的邊際成本。
◎ 分析競爭狀況
企業價格的製定除取決於需求狀況、成本狀況之外,還受著市場競爭狀況的強烈影響。對競爭狀況的分析,包括三個方麵的內容。
1.分析企業競爭地位
企業及其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地位對最後製定價格有重要的意義,要在企業的主要市場和競爭能力方麵做出基本的估計。列出企業目前處於何種狀況,並在分析過程中考慮有關顯要的非商品競爭能力,如服務質量、渠道狀況、定價方式等。
2.協調企業的定價方向企業要通過各種公開發表的財務資料或其他資料中,或者從以購物者身份索要的價目表中了解競爭對手的產品價格,以使本企業價格製定更主動。這方麵工作要考慮到競爭企業的定價目標及主要策略。
3.估計競爭企業的反應
企業要把即將可能采用的價格及策略排列出來,進行試分析,估計和預測采用某些具體價格和策略可能引起的主要競爭企業及同行業的反應。企業的營銷情報信息係統要提供有關競爭企業的材料,如財務、技術、管理方麵的優勢和劣勢,非價格因素的長處與缺點,現行的營銷策略以及對競爭的反應的曆史資料,使企業的有關決策人員知己知彼,以製定相應的策略和采用適當的方法。
◎ 選擇定價方法
定價方法是企業在特定的定價目標指導下,依據對成本、需求及競爭等狀況的研究,運用價格決策理論,對產品價格進行計算的具體方法。定價方法主要包括以成本為基礎的定價方法、以購買者為基礎的方法和以競爭為基礎的方法三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