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定價策略與價格管理(1)(2 / 3)

社會成本是同一部門內部不同企業生產同一產品的平均成本,又稱部門成本,反映的是在現有生產力水平下,全社會生產某種商品的平均消耗,具有社會性。在一個國家內,某產業部門有多少企業就有多少個別成本,但部門平均的社會成本卻隻有一個,因而社會成本是企業製定價格的依據。★

2.流通費用

流通費用是商品經營者在流通領域支付的物質費用和勞動報酬的總和。任何商品從生產領域到消費領域都必須經過流通過程,從事流通領域內的經營活動就必須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因而流通費用的實質是為組織商品流通所消耗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貨幣表現,具體說就是商品經營者從事商品購進、運輸、保管、銷售等活動所支出的各項費用。工業企業在把商品出售給商業企業之前發生的流通費用已計入了生產成本,成為工業企業價格的組成部分,這裏指的流通費用是商業企業發生的流通費用,它是商業價格的組成部分。

現行商品流通企業財務把流通費用的內容分為三個部分:

★(1)經營費用。

指企業在整個經營環節發生的各種費用。如運輸費、裝卸費、整理費、包裝費、保險費、保管費、檢驗費、中轉費、商品損耗、經營人員工資、廣告費、進出口商品傭金及福利費等。

(2)管理費用。

指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為管理和組織商品經營活動而產生的費用。包括由企業統一負擔的管理人員工資及職工福利費、職工待業保險費、業務招待費、技術開發費、董事會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費、折舊費、修理費等等。

(3)財務費用。

指企業為籌集資金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如利息支出、銀行手續費等。★

3.稅金

稅金是國家按法律規定對經濟單位和個人無償征收的實物的貨幣。它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以取得財富的一種手段。它具有強製性和無償性的特點,任何納稅人必須依法納稅,否則即是違法行為。同時國家征收的稅金形成財政收入,歸國家支配,不再直接歸還納稅人。

稅金從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分類,從稅金與價格的關係看,稅金分為價外稅和價內稅兩大類。

一類是價外稅是指對生產經營者收益征收的稅金,納稅人繳納的稅金不能計入價格,即不能通過計入價格轉嫁出去,而是由納稅人自己負擔。價外稅是國家對創造利潤的再分配,屬於直接稅性質。如工商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

另一類是價內稅是指按商品流轉額計征的稅金。這種稅從形式上是由納稅人繳納,但它可以計入價格並通過價格轉嫁給消費者或用戶,它屬於間接性質的稅。如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資源稅等。

價格中所包括的稅金是指的價內稅稅金。根據我國現行稅製列舉以下主要稅金加以分析。

★(1)增值稅。

按現行稅製規定,增值稅不計入價格,單獨計算,但實際操作中增值稅核算與價格有密切關係。增值稅是以產品新增價值額為征稅對象的一種稅。納稅人是指在我國境內從事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動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從範圍上看,包括工業、商業和部分服務業及外貿進口。增值稅的計算方法是: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2) 消費稅。

消費稅是對生產和進口某些特殊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稅。應納消費稅的商品包括:煙、酒、鞭炮、禮花、貴重首飾、化妝品、小轎車、摩托車等十大類。

(3)營業稅。

營業稅是對銷售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一種稅。征稅範圍包括交通運輸業、建築業、金融保險業、郵政電信業、文化體育業、娛樂業、服務業、轉讓無形資產、銷售不動產等。

(4)資源稅。資源稅是對開發采掘礦產品和鹽資源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一種稅。征稅的產品包括礦產品(原油、天然氣、煤炭等)和鹽。資源稅實行從量定額征收,根據課稅數量和納稅定額計算。★

4.利潤

價格中的利潤是商品銷售價格與生產成本、流通費用和稅金之間的差額。利潤是體現生產經營活動成果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企業發展的源泉。

價格中的利潤分為生產利潤和商業利潤等。生產利潤具體分為工業利潤和農業純收益,商業利潤分為批發利潤和零售利潤。

商品價格中利潤的確定。價格中利潤的確定,從企業自身角度看應考慮以下因素:

(1)企業所麵臨的市場狀態;

(2)企業產品的自身條件,在市場上有無優勢,企業營銷組合的力度;

(3)競爭對手同種商品的利潤水平;

(4)同行業內利潤平均水平,以及國家對利潤水平的限製。

利潤額的確定一般是通過利潤率來控製。我國在工業企業中習慣采用生產成本利潤率,商業中習慣采用銷售利潤率,公式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