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總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動相聯係在一起的。離開了具體活動既不能表現人的能力,也不能發展人的能力。

能力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觀察、記憶、思維、想象等能力,通常也叫智力。它是人們完成任何活動所不可缺少的,是能力中最主要、最一般的部分。特殊能力是指人們從事特殊職業或專業需要的能力。人們從事任何一項專業性活動既需要一般能力,也需要特殊能力。

企業所要求的一個人的能力包括學習能力、交流能力、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基本的能力和一些與工作職位緊密相關的專業能力。企業選人時,應該注意以下3個方麵。

1.不重學曆重能力

不重學曆重能力已經成為企業選人的共識。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認識到,學曆僅能說明一個人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或者說具有某一專業知識的可能性,但具體崗位對人才有特定的素質要求,如有的重視研究能力,有的重視公關能力,還有的重視組織能力,而這些都是僅憑學曆無法反映出來的。因此,不能因為以往的職位、薪酬或者學曆有多高而判定這個人是人才,人才要在一個具體的情況下來衡量,最重要的是要把他放在什麼位置上來認識和使用。

麥當勞招聘員工時從不看重被聘者的學曆高低,他們注重的是被聘者的能力,特別是實際的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沒有人可以隻憑一紙高學曆證明而邁入麥當勞的大門,隻有那些具有熱情的工作態度、出色的工作能力,且能夠和其他成員較好地協作和溝通的人,才會有機會進入麥當勞。

2.溝通能力十分重要

隨著社會分工的不斷細化,工作中需要更多的交流與協作,因此溝通能力便成了一個人最基本的能力,也是企業選人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標準。

IBM在甄選人才時就特別注重候選人的溝通能力。

IBM公司特別注重考察應聘者是否善於溝通。一個人的溝通能力不在於說話多少,而在於能否說到點子上,思路是不是清晰,是不是有邏輯性。在麵試時,麵試人員還會提一些與應聘者觀念不同的問題,看對方如何回答。溝通能力強的人表現會很自如,落落大方。曾經有一個應聘者來應聘,麵試人員出了一道難題,問她在三五年以後是否有離開公司的打算。麵對這一問題,比較常見的回答是“我不會有這樣的考慮”。可她回答說:“我現在不能給你‘是’或‘不是’的答案,但我可以向你承諾,在IBM這幾年會竭盡全力作出貢獻,絕對不會辜負公司的信任和培養。”這個回答給麵試人員很深的印象。4年後她離開IBM公司,但IBM公司認為她在IBM幹得很出色,實現了麵試時的諾言。

不僅僅是IBM,許多企業對應聘人員的溝通能力都很注重。從調查數據來看,約73.8%的企業在對員工工作技能進行考察評估的過程中,會把溝通能力等基本技能和專業技能放在同一水平上,進行平等對待。

3.社交能力和工作能力哪個更重要

在選人方麵,有一個難題,即一個工作差強人意但討人喜愛,另一個應對工作雖綽綽有餘的為人處事卻一塌糊塗,這時你該選擇哪一個?

在這裏我們提供一個工具——社交能力——工作能力矩陣。

不管企業有多少種甄選候選人的工具或方法,一般總是通過兩個標準衡量候選人:工作是否出色?與同事相處是否融洽?這樣可以把員工分為四類:“可愛的明星”,工作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很出色;“出色的怪才”,工作出色但是很難相處;“可愛的傻瓜”,很難勝任工作但是非常討人喜歡;“糟糕的怪人”,工作和做人都一塌糊塗。

在“可愛的明星”和“糟糕的怪人”之間作出選擇是最容易的。但現實生活中往往沒有簡單的選擇,總經理必須在“可愛的傻瓜”和“出色的怪才”間權衡利弊。

現代的工作場所越來越受結果驅動,並要求人們為實現這些目標采取合理的步驟,企業幾乎總是選擇“可愛的傻瓜”,而不會考慮“出色的怪才”。因為,在一個注重團隊合作的企業,一個火藥味十足且讓人討厭的員工將對企業的動力和士氣產生許多消極的影響,團隊的凝聚力會因為一個出色的怪才而分崩離析,這給企業帶來的損失相當嚴重。

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上述情況和分析隻適用於大多數情況。具體選擇時,選擇“可愛的傻瓜”還是“出色的怪才”,要視具體崗位而定。比如,如果是選擇設計和研發人才,也許後者比前者更有潛力,日本的本田技術研究社就專門招收個性不同的“怪才”,索尼也曾因選用“怪才”而創下輝煌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