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司因為這件事大發脾氣,這件事是你負責的,你說怎麼辦吧?”“一有問題就找我,你也不想想你是怎麼做的。”
現在的世界是一個團結協作的世界,個人的命運和利益與團隊的命運和利益息息相關,沒有一個員工可以讓自己的利益與團隊相脫節。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使自己得到更多利益的前提是團隊得到更多的利益。
領導者整天開會強調合作,強調責任,強調團隊,可是各成員還是各忙各的。出問題了互相推諉扯皮,請問誰真的做好了自己的本職工作呢?
平安保險公司董事長馬明哲提出過這樣一種“怪圈”現象:企業的高層怪中層不得力,中層怪員工不努力,員工又反過來怪高層不人性,就這樣形成一個圈,卻沒有一個人真正負起責任來。
團隊是什麼?團隊就是一個因為相同的目標共同協作的組織。怎樣提高團隊的工作效率,拿什麼來凝聚團隊的力量。這需要團隊中每一個成員的努力,隻有團隊之間和諧相處,團隊的凝聚力才會好,工作效率才會提高。我們總是希望自己在一個和諧的大家庭中情同手足,生活、工作,互相關心,互相愛護,可為什麼總是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呢?那是因為企業沒有建立起和諧完美的“家文化”。
何為“家文化”?有的人這樣理解,“家文化”就是希望員工能夠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產生一種歸屬感,從而更加愛護企業。但是在企業中能夠像在家一樣想睡覺就睡覺,想吃飯就吃飯嗎?顯然不能。有的人這樣理解,“家文化”就是要有節約意識,把企業的財產當成自己家的財產,不要浪費。還有的人這樣理解,“家文化”指的是把同事都當成自己的親人,要為他人著想,建立和諧美好的團隊氛圍。
到底什麼是“家文化”,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理解,並沒有建立起一個嚴格的標準。但是在企業中為什麼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企業又缺少了些什麼?如何才能建立和諧完美的“家文化”呢?
試想一下,如果在家,你的父母要求你去做事情,你會考慮如果我做了,我可以得到什麼利益嗎?如果是你的孩子希望你給予他幫助你會向他索取什麼嗎?如果換成朋友呢?雖然不比家人,但肯定也會二話不說,盡力而為吧。可同事呢?待遇是否相同呢?答案當然是不會的,這是因為同事之間多是利益的衝突,缺少了一份親情與友情的感動。
其實,和同事和諧相處,真誠交流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在職場中能夠得到幾個真心的朋友,那比拿獎金可劃算得多,至少在工作的時候心情是愉快的,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有人能夠伸出援助之手,能夠得到心靈的撫慰,這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前些日子,我的一個學員給我打電話說,他在這家公司再也待不下去了,他討厭死這家公司了,原來,他所在的團隊是他們公司團隊協作精神最為出色的,每個人的業績也因此都很突出,而他是其中最好的一位,他的業績能夠占到團隊業績的30%。而現在,因為他一個項目沒有成功就受到了很多人的詰難,而且他認為這次之所以失敗的最大原因在他們的主管身上。
原來,公司的高層把這個項目交給了他所在的部門負責,但因為主管覺得這個項目非常重要,所以反複斟酌考慮,開了幾次會也沒有拿出一個可行的方案來。他因為解決過幾次類似的問題,覺得自己有八成的把握,為了表現自己,他越過主管直接向總經理申請承擔這項任務,並向總經理陳述了自己的方案。
總經理同意了他的方案,安排他與部門主管一起操作這個項目,而因為他的這一舉動,部門主管對他很不滿意,他也自持才華橫溢,不把主管放在眼裏,當需要兩人合作的時候,他們誰都不肯讓誰;當工作中出現問題的時候,兩人也不能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討論,最終導致團隊內部出現分裂,任務也流產了。
雖然他能力很強,才華橫溢,但他也不能藐視職場規則。在當今合作共贏的時代,隻有依靠團隊才能製勝,那些信仰個人主義,以為僅靠一己之力就能夠出色完成任務的人將越來越沒有市場。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成功離不開別人的支持和幫助,在工作中,我們應該常懷感恩之情,感恩於同事的支持和幫助,如果沒有他人的幫助,自己也不會取得卓越的成績。我們不要為求得個人的表現,擾亂了團隊的秩序,損壞了團隊精神,從而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帶來傷害。我們要學會感激自己的同事,以善意的心去交流接觸。如此,才能共同打造一支優秀的團隊,團隊也會更加高效,更具有戰鬥力。
4.團隊執行文化的建立要分先後和主次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慢慢轉向了企業文化的競爭,企業文化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可是要怎樣建立企業文化?怎樣讓團隊成員都向著同一個方向前進,而且是大家都認同的,積極健康的,能夠給大家帶來利益的方向呢?
多數企業的失敗,是由於沒有建立起一種執行文化,而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所致。對於團隊文化的建立的先後主次問題,很多企業家都不知如何回答,因為他們也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根本就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答案。
我的一個學員曾經問我:我發現我的企業中確實存在文化缺失的現象,但是我現在又不知如何是好。麵對文化缺失現象,我是先建立一套完美的企業文化,然後將這種文化推行下去,還是在實踐中去完善現有的企業文化呢?
對於製定完美的企業文化,我個人認為不太現實,太過於理想化,沒有人能夠僅憑想象就能設計出完美的企業文化。而對於第二種選擇我也不太看好,在實踐中逐步完善確實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但是現在競爭壓力那麼大,我擔心還沒等企業文化完善好就已經麵臨倒閉的危機了。
這不是一個個別問題,很多企業者都有這樣的疑問。如何迅速地完善企業文化並推行下去是企業者非常關注的問題,也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就像我剛才提到的那樣,第一種方案有些脫離實際,第二種方案又受時間的限製,那應該如何去做呢?
可以考慮把兩者結合起來。對於企業的核心管理者而言,雖然不能對企業文化中的細節問題把握得清楚,但是對於企業文化的整體架構還是可以掌握的。在這樣的基礎上,可以先製定出符合企業整體發展的大致方向推行下去,然後隨著在實踐中的運用、檢驗,完善出更好更強的企業文化來。
首先要做好基礎現狀的分析。
現實中,往往越容易建立出來的文化越難被執行,作為管理者,首先要認清形勢,而不是盲目地建立企業文化。
企業建立企業文化、推行企業文化的目的是提升團隊的整體執行力,真正能夠幫助企業提升整體執行力的文化又隱含在廣大員工的工作細節之中。隻有深入、細致的調查才能保證企業文化符合企業人員的共同價值觀,才能提高企業的整體執行力。所以,在塑造企業文化之前,管理者必須踏踏實實地走入基層進行調查研究。
其次要做好企業基礎文化的搭建工作。
當管理者找到了管理中的問題和原因之後,要對症下藥,塑造出更準確、更高效的企業文化。
這一階段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關鍵階段,離不開企業員工的廣泛參與。任何人都不喜歡讓別人牽著自己的鼻子走,強製自己做什麼,不做什麼,而更加傾向於做自己決定的事情。讓員工參與到企業文化建設中,不僅有利於員工對企業文化的構建出謀劃策、全麵了解,更有利於企業文化的推行。
因為提升企業整體執行力的關鍵隱含在員工工作的細節之中,所以,也隻有員工才能找到矛盾的焦點,找到企業文化的核心問題。但是管理者一定要堅持企業發展的大方向不變。
再次是企業核心文化的推行工作。
在製定了初步的企業文化後,就要開始選擇最核心、最廣泛、最常用、最容易推行的幾條內容進行貫徹實施。由此來引導員工的思想和行為。
最後要在實踐中不斷補充和完善。
隨著員工不斷地適應企業文化,慢慢地我們逐步把基礎的企業文化一一推行出來。在這個過程中,要經常找員工探討企業文化的設計問題、梳理流程等。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與企業管理的發展,以往的製度會出現不符合現實的現象,如果不能及時找出來,並做出相應的調整,就會造成企業文化的實施不力。
企業文化不能一蹴而就,或者照搬照抄其他優秀企業的企業文化,畢竟,企業與企業之間是不同的,而且,明星企業中的企業文化是在不斷地變換的。企業文化的塑造要以本企業的實際情況為依據。這就是企業文化的塑造過程,企業文化的塑造要分先後和主次。
5.團隊粗文化的形成和係統文化的成型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多數失敗的企業,都是因為企業中沒有建立起一種強有力的執行文化,從而阻礙了企業的潛能發揮。如何建立企業文化,已經成為大多數企業麵臨的重大難題。
企業文化的建立需要一個健康有序的過程,不能看其他企業的文化製度好,就照搬照抄,為我所用;也不能寫幾條團結向上式的標語來充當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建立是一個由團隊粗文化到係統文化過渡的過程。可是,如何才能建立一個強有力的企業文化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給大家講一個有關猴子和香蕉的故事。
眾所周知,猴子喜歡吃香蕉。當實驗人員把三隻猴子關到一個掛有一串香蕉和裝有噴水裝置的屋子裏時,情況可想而知,猴子會立即跳起來摘香蕉。但是一旦有猴子碰到香蕉,屋子就會下起雨來,所有的猴子都會被水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