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百年戰略

或許有人會說:中國其實也不乏“百年老店”。例如:同仁堂(1669年創立)、全聚德(1864年創立)、吳裕泰茶莊(1887年創立)、張裕葡萄酒(1892年創立)、東來順飯莊(1903年創立)、青島啤酒(1903年創立),等等。

但是,姑且不論中國的百年老店中有很多帶有“借屍還魂”的特征,嚴格意義上並不算是真正的百年企業;更為重要的是,它們在生命力和市場化程度方麵與西方百年企業相比也具有極大的差距:西方百年企業不僅是存在的時間長達百年,並且它們的影響力之大和市場化程度之高也是中國企業難以望其項背的。相比而言,中國的百年老店大都屬於商號的傳承,而非企業基因的進化。

尤其是中國民營企業經過改革開放30餘年的曆程,在繼續創造財富的同時,也到了麵臨代際傳承、轉型發展、突破創新的關鍵時刻,政商學界開始普遍探索如何構建百年企業的話題。

然而,以往的百年企業研究結論要麼選擇“歸咎於外”,如外部體製、政策、發展環境等因素的製約;要麼過於陷入“精神自戕”的誤區,將問題歸為中西方企業的理念、價值觀和文化差異等。這樣導致諸多研究成果要麼缺乏足夠的解釋力,要麼缺乏對中國企業管理的現實指導意義。

本章將不再局限於中外企業百年之路的單純比較,也不再去糾結中國企業在發展上的曆史問題,而以“藍水戰略”理論為依托,立足當今中國企業的發展現狀,為未來中國企業百年發展的戰略提供方向性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