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創業突圍名人堂——8位創業家的創業真經(4)(1 / 3)

史玉柱的創業成功依靠的是產品質量和廣告策略。有人說史玉柱惡俗,是個沒有道德底線的商人,用低俗的廣告爭取消費者,但是仔細想想又有哪一消費者會忠誠於一個僅僅有名望的產品呢?真正能夠留住消費者的隻有產品實際的價值,消費者隻會為好產品買單,史玉柱的推銷策略再高明,廣告影響再大也不可能在長達十年的時間裏牢牢拴住消費者的心,真正拴住消費者的是顧客對產品價值的認可和信賴,但是再好的產品,沒有好的宣傳也不可能迅速占領市場,在產品營銷方麵,史玉柱確實是商場上的奇才。

史玉柱的第一桶金說來頗有些傳奇的味道。1989年7月,史玉柱懷揣獨立開發的漢卡軟件和“M-6401桌麵排版印刷係統”軟盤,隻身南下深圳,開始了創業曆程。通過當時深圳大學一位在科貿公司兼職的老師的幫助,史玉柱得以承包下深圳大學的電腦部。當時,除了一張營業執照和4000元錢,史玉柱一無所有。

為了買到當時深圳最便宜的台式電腦(價值8500元),他以加價1000元為條件,和電腦商談判獲得推遲付款半個月的“優惠”待遇,通過賒賬得到了平生第一台電腦。為了推廣他自己開發的漢卡軟件產品,他用同樣的辦法“賒”來廣告:以電腦做抵押,在《計算機世界》上以先打廣告後付款的方式,進行廣告宣傳(每期廣告費8000元)。可以說這種行為在當時的中國很難想象,不要說完全沒有流動資金就開始商業廣告行為,即使是有資金的企業也很少有采取刊物廣告的形式,史玉柱的商業頭腦和廣告意識在這裏就已經開始發揮作用了。

《計算機世界》給史玉柱的付款期限隻有15天,可一直到廣告見報後的第12天,史玉柱還分文未進。就在關鍵時刻,第13天出現了轉機:他一下子收到三張郵局彙款單,總金額1.5萬餘元!兩個月後,他賬上的金額竟達到了10萬元之巨。半年之後,史玉柱帳戶中的金額有400萬元,這就成了史玉柱的第一桶金。

隨後在1991年4月,史玉柱帶著漢卡軟件和百餘名員工來到珠海,注冊成立珠海巨人新技術公司(巨人集團的前身)。為了迅速打開市場,建立起龐大的營銷網絡,史玉柱又做了一次大膽的嚐試——向全國各地的電腦銷售商發出邀請,隻要訂購10塊巨人漢卡,史玉柱為他們報銷路費。史玉柱要以低成本的策略吸引全國200多家大大小小的軟件經銷商聚集一堂,統籌和組建自己的巨人漢卡營銷網絡。有了這樣一張龐大的銷售網絡,史玉柱的事業如虎添翼。1991年,巨人漢卡的銷量一躍成為全國同類產品之首,公司獲純利1000多萬元。在此期間,巨人集團又開發出中文手寫電腦、巨人防病毒軟件等多種產品。1992年,巨人集團的資本超過1億元,史玉柱本人也被罩上各種各樣的光環,迎來第一個事業高峰。

隨著巨人集團蓬勃的發展,史玉柱把投資的目光放到了房地產,生物工程等多個行業。經過對國外行業的調研史玉柱決定斥資1.2億開發新型保健品——腦黃金。

1994年秋冬,腦黃金上市,上市後的腦黃金首先要麵對江浙另一保健品品牌多靈多魚腦精,兩個保健品品牌隨即在媒體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廣告鏖戰。在廣告語上,腦黃金瞄準多靈多魚腦精的“五盒一療程”,打出“四盒見效”。在媒體投入上,腦黃金在中央電視台以形象宣傳為主,不惜重金開展電視媒體形象宣傳;區域媒體以功能訴求為主,側重地方日報、晚報、內刊結合,三天一期,輔之以科普文章,加上海報、掛旗等戶外宣傳。那時候,腦黃金僅在華東地區每天的廣告投放額就高達10萬元,但其投入產出比卻達到了1:8。通過高密度,大投入,長時間的廣告轟炸。腦黃金取得了絕對優勢,僅僅4個月,在供貨不足的情況下,回款突破1.8億元,“暴力營銷”成果顯著。當年,史玉柱和他的腦黃金一起,成為婦孺皆知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