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年崔家(1 / 2)

“可不是啥的,平日裏小的偶爾見到崔尚書幾麵兒,從來都是麵帶笑容,一副溫潤有禮的樣子。跟他們家的下人做派完全不一樣,估計就是崔尚書太過於仁厚,讓他們在外邊兒隨意的狗仗人勢沒有加以懲處。”阿三聲音也放小了,畢竟一個仆人說當朝尚書實在是不好。

“行了,住嘴吧,這話是你能說的嗎?”賀蘭敏之隨口就批評了兩句。主仆兩人倒是就這這個事兒隨意的閑聊起來。

剛才賀蘭敏之所提到的兵部崔尚書,乃是如今朝中僅存不多的山東大姓的高官之一。正是當今山東氏族七家五姓之中的崔家人。崔家可是這天地下站在金字塔巔峰的家族了。山東七家五姓之中就有兩個崔家分為清河崔家和博陵崔家。如今的氏族誌中為天下公認的一等世家,就是皇家想要與其結親都被視為一種榮耀。這滿朝的文武權貴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娶一個崔家的女子做正妻。世人都以這個為榮耀,普通的老百姓更是那這個當作是一生的追求。

博陵崔家起源於秦朝,先祖曾經做過秦朝大夫,然後於漢超顯貴,得了爵位,一直延續至今。可以說比之弘農楊家的起家曆史還要久遠,還要有震懾力。世代為官,從秦朝至如今的唐朝,不知道過去了多少年的時間。曆經了秦,漢,三國,晉,南北朝,隋,變更了數個朝代,他們仍舊居於山東,亙古不變。縱使偶爾式微,可也卻從未斷絕。

清河崔家曆史同樣起源於秦漢兩朝,卻並沒有博陵崔家那般鼎盛,但是至三國曹魏方才興起。清河崔家先祖曾經做過曹魏的尚書,一直延續至今,同樣勢力無比龐大,絲毫不遜色於博陵崔家。而如今的兵部崔尚書就是出自這清河崔家。

曾經有人有過統計,自漢朝起二崔高官顯宦不斷。光是南北朝之中,就足足有十人問鼎相位。有整整二十六人,獲得世襲爵位。當然南北朝時代太過於紛亂,所謂世襲也當不得真。

但是整個有唐一朝,二崔問鼎相位者竟然整整有二十七位之多。朝野之中五品以上官員多大四百多位,堪為一時盛景。這就是崔家的勢力,這也是崔家的實力。

遠的暫且不提,光是近的剛剛一位崔家的丞相離世。就是如今兵部尚書崔餘慶的父親,崔敦禮。這位老大人高祖年間就已經在大唐為官,也曾經盛極一時。曆經高祖,太宗,到如今李治年間三朝,可謂三朝元老。最後拜太子少師,贈開府儀同三司。他死之後,本來還在定襄都督府為司馬的崔餘慶,直接就被李治提升為兵部尚書,成為了當朝權貴之一。

當年崔敦禮在世的時候,和李治的關係極好,李治也很信任這位老大人,所以他死之後才會如此哀傷。給了崔餘慶這般殊榮。但是這位兵部尚書也確實是有才幹的,上任幾年時間,將兵部打理的井井有條,絲毫沒有任何疏漏之處。而且極為符合高宗的心意,在長孫無忌事件的時候,堅決支持高宗所有的決議。對於武則天,也沒有像別的山東氏族一樣,持以反對意見。隻是礙於身份,始終沒有開口明確表示支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