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不知為了什麼我們又不合拍了,她竟然一怒之下把我趕出了家門!13歲的我眼淚汪汪地在樓道站了半天,最終克服了自尊心去敲門,可是一直沒有開,那一刻,讓我感覺到被拋棄的滋味,酸楚可憐,於是我就逃掉了,什麼都沒有帶,腳上還穿著家常的便鞋就跑去坐公交車投奔姥姥家,身上沒有一分錢,連車票都沒有錢買,幸虧那個司機叔叔是我認識的,我對他點了點頭,算作打招呼了,然後上車迅速藏身到車廂中一個座位上,感覺屈辱、心寒,甚至漂泊的感覺已經湧上了心頭。年少的一次負氣地離家出走,就這樣留在了我的心裏,至今曆曆在目,我想到老也不會忘懷。那次姥姥和姥爺看到我很驚訝,聽我說明了原委之後,便把我送上了返回的公交車,給了車費,說我不該跑這裏來,太不懂事了,媽媽肯定會擔心的,打發我趕快回家,還告誡我以後不要這樣子對媽媽。我看著窗外晚風中掠過的樹影、行人,鳴著笛的汽車,那些色彩,在記憶中朦朧著,仿佛是一抹暗藍的色澤。我在車上輕輕地啜泣起來,為著自己的那一份倔強,為著那一份對媽媽的懷恨和愛。
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媽媽的感情也越發地複雜起來,我疼惜她,愛她,有時也記恨她,煩她。看到媽媽每天辛苦地收拾家務、準備飯菜、操勞我們的生活,尤其是她忙碌的身影總讓我感到難過和焦慮,又有時因為她的理性、堅強、敏感、驕傲而覺得不好親近,讓我覺得沒有享受到被媽媽寵愛的甜美。初中很要好的朋友在放學途中告訴我她管她媽媽叫“老貓”,她媽媽管她叫“小貓”,晚上睡覺前她媽媽都會給她讀名著段落,我聽了,一路默默的,心裏羨慕著她的幸福甜美,羨慕她可以和媽媽這麼親近,羨慕得要死,甚至有些嫉妒。那時候的我覺得,我的媽媽永遠不會讓我起個綽號的,她也並不需要安慰,她因為驕傲,會把一切都埋在心裏麵,給自己套上一層鎖;她因為堅強,會經常麵帶笑容來對付她所承受的一切,而讓我摸不清她的方向;她因為敏感,總是小心翼翼地保護著自己,怕自己的心受到傷害,殊不知,我的心也和她的是一樣的。
上高中時,我幾乎每和媽媽吵一次架,就會疑惑一次:她到底是不是我的親生媽媽呢?多方驗證,先是血型,媽媽AB型,爸爸O型,利用生物課上學來的知識,推算出我和姐姐隻能是A型或者B型,這點沒有任何疑問,因為我是A型血,姐姐是B型血,恰恰對應;再是長相,看看鏡中的自己,兩道黑黑的眉毛像爸爸,眼睛像爸爸也像媽媽,膚色隨爸爸,嘴巴像媽媽,甚至那種一閃而過的神經質的瞪眼也像極了媽媽!真的,她那麼敏感的人呢,連有時候看人也是敏感細微和謹慎的,我遺傳了她的這點秉性。什麼都沒有錯,心裏就更困惑了,晚上睡覺,躺在床上睡不著,翻來覆去的,問姐姐,哎,阿姐,你說阿媽是不是很討厭我呢,我到底是不是她親生的啊?姐就把腦袋一偏,嗔怪說你別瞎想了,怎麼可能呢,真是!我於是就默默地,假裝睡著了,不再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