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概括了魯智深一生。
遇林而起:野豬林救林衝。
遇山而富:占二龍山為王。
遇水而興:聚義水泊梁山。
遇江而止:錢塘江靈隱寺圓寂。
要不怎麼說人家是大師呢!或許隻有“入雲龍”公孫勝的師傅羅真人才能與之比肩而立。
魯智深走了,依如往常,隻是此時他在沒有亡命天涯的心裏包袱,走的輕鬆,走的坦蕩。
人生從來無規劃,走一步算他娘的一步。
魯智深這樣想,今天很多人這樣做。至於前路至於未來,不去多想。他不會去沒事找事,事實上事經常找到他。
魯智深最後望了一眼落發出家的五台山,別了!最初落發的地方。
大步前行,頭也不回。
四 拳頭!還得靠它解決問題
路過劉家莊,魯智深再次施展鐵拳。
劉太公,好佛之人,劉家莊莊主。事情原原本本地跟魯智深說了一遍,此地名叫桃花村,左近有座桃花山,山上有土匪,那山上的二當家的看上了劉老太公的女兒,今夜前來迎娶。
魯智深明白了劉太公的煩惱,原來他們遭受到了搶親。
前來搶親的人叫周通,綽號“小霸王”。
他做著一份很有錢途的工作,聚眾五七百人在桃花山幹著打家劫舍的勾當。按照土匪的特性,管你三七二十一隻要我相中必然搶到手。土匪也有三六九等,相比之下周通勝過同是土匪出身的矮腳虎王英,顯然他是個有素質的土匪。周通對劉家下了聘禮:二十兩金子,一匹紅錦。從後麵來看周通的出手簡直是大方得很。周通不管劉太公的女兒是否同意,今夜來娶,等你同意那還叫土匪嗎?
劉太公不同意這門親事,可是沒辦法啊!弱者在強者的麵前沒有絲毫發言權,這是人類社會的悲哀,所謂人人平等不過是理想中夢幻罷了。
周通或者是一時貪色,或者是懷揣愛情,甭管怎樣在魯智深看來“灑家管你鳥甚,這事兒管定了。”
魯智深用的他的智慧告訴人們,四肢發達的人頭腦並不一定都簡單。
好了!施主放心,灑家自有理會。
迎親的隊伍如期而至,隻見遠遠地四五十火把,照耀如同白日,一簇人馬,飛奔莊上來。
周通一身喜裝,鮮紅耀眼,騎在高大白馬上,得意洋洋,興高采烈,沒有什麼比今晚更重要的時刻,沒有什麼能令小霸王輕展笑顏。人生四大喜事之一,今夜他要往死裏消受。他自以為是騎著白馬的王子,殊不知他隻是個跑龍套的沙包。
當周通摸到床山佳人之時,忽然發現勢頭不對,可惜晚了。黑暗中那人的拳頭疾風暴雨般的往他身上招呼,周通不及細想,好在當年練過,幾個竄縱跳躍逃出生天。事後他才知道,雖然都是魯智深名動江湖的犧牲品,但他與鎮關西相比是多麼的幸運。
魯智深三拳打死鎮關西,落魄出家,一路上他明白了這個世界是險惡的,不在是軍營中那般單純。經過許許多多的事情,他還明白了這年頭講道理別人不會聽,解決問題的關鍵還要靠拳頭,後來有個名詞稱之為“以暴製暴”。
飛奔鼠竄的周通第一個想到就是複仇。我不行,總有一個人行。
那人叫“打虎將”李忠。
李忠等來的不是新娘,而是狼狽的周通,隻見那張臉簡直一個血染的風采,備說細故,李忠二話不說,前來為他報仇。
李總在出發的時候心裏直打鼓,周通是他手下敗將不假,今夜險些被打的生活不能自理,可見對手十分了得,此去凶多吉少。下山那一刻,腦子裏還在盤算著如何對付敵人,大不了像當初周通一樣,被一頓痛扁然後邀請人家做山寨的大當家的。
如果你這麼想,那就錯了,因為李忠是生意人(擺地攤的),不會做虧本的買賣。
跑了周通,魯智深略顯鬱悶,更鬱悶的是劉太公,他總算知道眼前的和尚哪裏省得什麼說因緣,純屬以暴製暴,按他的推斷一會兒山上勢必有大隊人馬下來,到時候如之奈何?
劉太公的擔心實在是多餘,他不了解魯智深的個性,他做事從來有頭有尾,殺人須見血,救人須見徹。“休道這兩個鳥人,便是一二千軍馬來,灑家也不怕他。你們眾人不信時,提俺禪杖看。”
禪杖,重六十二斤。
見字識人,同樣見兵器可識武人,正是這引人注目的禪杖日後在十字坡救了魯智深一命。
沒過多久桃花山大當家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