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灑家名喚魯智深(2 / 2)

三人到了潘家酒樓,杯盤交錯,推杯換盞,談笑風生正酣暢之際,一個女人的啼哭聲從隔壁傳來,打攪了他們的酒性。

魯達行俠仗義的幾件事都跟女人有關係,拳打鎮關西是因為金翠蓮,狠揍小霸王是因為劉老漢的女兒,火燒瓦罐寺也有個王有金的姑娘。這一切都證明了魯達與女人有著不解之緣。

現在,第一個女人出現了。

金翠蓮,開封人氏。雖無十分容貌,卻有些動人顏色。

金翠蓮哭哭啼啼地講述了自己的不幸,她的講述博得了魯達的同情。不聽則已,聽後魯達火冒三丈,“直娘賊!還以為是那個大官人,原來竟是菜市場殺豬的鄭屠。”

魯達聞聽金翠蓮講述後如此憤恨,原因有二。

鄭屠,渭州肉食加工店總裁,民營企業家,歸根結底他是一名商人。“商人”即商朝移民。武王伐紂滅了商朝之後,大部分殷商移民被迫遷到洛陽,成為了周朝的奴隸,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為了奔小康他們不得不東奔西走做起了買賣。在封建社會裏,國家經濟主要是以農業為主,重農抑商現象異常嚴重。商人也沒有獨立的社會地位,在官與民的夾縫中求得生存。商人幾度成為官府的附庸,成了邊緣人,他們為了更好的發展必須依附官府。官府把他們當成提款機。為了尋求經濟平衡所以出現了“無商不奸,無奸不商”的商人現象,這樣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中國人向來有仇富的心理。說到底還是社會製度問題,商人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裏一直處於“士、農、工、商”的社會最底層,沒有話語權,被人看不起,就像某朝規定的“縱然有錢,商人也不允許穿綢緞”。魯達恰恰是傳統意識很深的人,他骨子裏是看不起商人,從而也看不起鄭屠,就好像今天常常聽到有人罵街“不就是他媽有兩個臭錢嗎?”本質其實是一樣的。

再有魯達作為地方提轄,手下有三十多號人的編製,相當於武警中隊長,不僅負責邊防同時也擔當一定的地方治安的工作。料想一個殺豬的都敢在他眼皮底下裝黑社會,在他看來這是對提轄**裸的挑釁……

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

魯達出手了!五兩銀子。

魯達覺得錢還不夠又向史進、李忠借錢。史進慷慨的拿出十兩銀子,李忠摸了半天隻拿出了二兩來,由此魯達給他做了一個中肯的評價“不爽利之人”。其實,單從這個片段來看,魯達對李忠的評價有失公允。畢竟史大郎是土財主的兒子,打小兒不缺錢花,養成了出手闊綽的習慣,而李忠他不是土財主的兒子,也不像魯達有份公務員的工作,他的經濟來源主要靠街頭賣點大力丸,風餐露宿,掙點兒錢不容易,能拿出二兩銀子來已經不錯了,因此他才養成了吝嗇的習慣。

可惜的是後來李忠的所做所為真的被魯達說中了。

魯達一見李忠錢少也沒要,將史大郎和他的銀子共計十五兩給了金老父女。之後他又答應幫助金老父女離開此地,這不是酒後失言,真的這麼做了。在魯達的幫助下金老父女得以脫身。以魯達在當地的勢力,量他一個殺豬的也不能怎樣,事情完全可以到此為止,大家相安無事。

魯達卻不這麼看,在他看來有些事情必須要用拳頭來解決。

——因為殺人須見血,救人須見徹。

鄭屠,個體商販。

金翠蓮或有誇大其詞之處,弄虛作假之嫌,然無風不起浪,當事人鄭屠脫不了幹係。鄭屠鑽了法律空子,“虛錢實契”在今天也是存在的,所以簽合同時我們有必要警惕。貌似殺豬不眨眼的鄭屠其實是怕老婆的,無奈之下他隻有欺負二奶以此平衡內心,騙了人家的身子、掃地出門也罷了,居然恬不知恥的向二奶要錢?簡直是對男性的侮辱,所以千百年來被魯達三拳打死的鄭屠沒人憐見。

人混到這份兒上,悲哀不足以形容其可憐。

鄭屠出現在《水滸》中的意義,一是他代表了一部分市井黑惡勢力,揭示了一些商人的醜惡嘴臉。二是他被打死後成了魯達功夫的陪襯,就像武鬆打虎之後,逢人便吹老子當年打死一隻猛虎。魯達雖然不喜歡吹牛,但偶爾也會說灑家當年三拳打死鎮關西。

鄭屠死了!

死在軍人的鐵拳下,準確地說他為他的行為埋了單。

鄭屠其實麵對來勢洶洶的魯達完全可以避其鋒芒,裝孫子裝到底或可保住小命,問題在於他想裝大爺,所以他死了。

鄭屠的死給了人們一個啟示,殺豬的永遠幹不過練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