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九鼎乾坤(1 / 2)

大禹治水三十餘年,走遍了水災泛濫的區域,因為治水的功績,夏禹在這些地區聲望極高。

成立大夏之後,大禹便重新劃分行政區域,建立夏國九州,九州分為:豫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冀州、兗州。

行政區域自古有之,而大禹這次劃分九州當然不是單純的改變九州名稱,而是借助區域變化而不斷削弱地方權利,減弱各方諸侯的威脅,集權中央,以鞏固夏王朝的統治。

分化區域,一統九州耗費了大禹近百年的時間。作為曾經的一個地方諸侯,他當然明白各路諸侯對人王的掣肘,而帝堯帝舜兩位聖王晚景淒涼,和這些諸侯的離心撇不開關係,所以他便下定決心削弱各方諸侯,即便他統治的國土麵積比以往要小也在所不惜。

有些時候龐大臃腫,而且政令不通掣肘急多的國家所表現的國力遠遠比不上那些政令合一上下一心的國度。

而且大禹也從巫門中人知曉了火雲洞中地人道聖王計劃,既然人道聖王已經沒有他的分,他也就不願意做有名無實的人族共主。

共主之名有德者居之,人道氣運不斷湧入自己體內,若是自己或子孫後代命格不硬,那麼建立的人道帝國立馬分崩離析。

夏禹不願意如此,他寧願自己的國土變小,不占據虛無縹緲的名分,從而換去大夏的長治久安,國祚延綿,將名義上的公天下,變成他們姒姓夏後氏私天下。

成功鞏固國土,劃分九州之後,大禹便命九州州牧上供天下之銅,鑄造九鼎,一州一鼎,進一步穩定鞏固大夏的統治。

禹鑄九鼎,五者以應陽法,四者以象陰數。使工師以雌金為陰鼎,以雄金為陽鼎。鼎中常滿,以占氣象之休否。

九鼎可以成為人道聖器,也是大禹為大夏製造的國之重器,建成之後,可以鎖定鎮壓夏國的國運,延長夏朝時間,所以煉鑄九鼎非一日之功。

巫門大能也清楚現在夏國對他們的重要性,所以便極力推動夏禹鑄造這九尊巫鼎。巫門為了讓中洲的夏國變成,許多小世界的巫國一樣,便捕殺九龍子,一龍血為引,龍魂為精魄,鎮壓人道氣運,建立大夏巫朝。

龍之九子,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贔屭、狴犴、負屭、螭吻。

這九位龍子自然不是真龍子嗣,此時的龍族雖然在洪荒有些衰弱,可龍族現任的龍祖青龍神孟章可是天道聖獸,鎮壓天之東極,護衛洪荒。

受到青龍的福澤,真龍子嗣可是受到天道承認的福獸祥獸神獸,如果巫門拿真龍子嗣來煉製九龍子,青龍豈敢罷休。

這九位龍族,乃是龍族庶出,亞龍一族,雖然有龍血是龍裔,但再龍族地位不高。所以巫門再花費了一部分精力和力氣後,便捕捉了這九位龍族龍神,用他們鍛煉初夏國九鼎。

千錘萬煉,巫道祭祀,經過九百年的鍛造,這九尊神鼎即將煉成。大禹聞之大喜,便祭天拜神,為九鼎成功奠定最後一步。

祭天之時,九尊大鼎仍在燃燒,各種法相異象不斷顯現。

大禹看了一眼即將成功的九鼎,對一旁的巫老巫祝吩咐了一聲。

巫門準備良久,自然明白大禹的意思,大祭祀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祭文,帶領諸多巫師在一旁念誦祭文,而大禹在巫師的引導下跪在九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