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堯德衰,為舜所囚。
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複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
…………
帝堯在位六千餘年,修仙了道,達到了地仙的極致。但在位之時,他卻並沒有修煉成仙,以真正的仙神狀態統禦人族。
虞舜,本名姚重華,號有虞氏,母曰握登,見大虹意感,而生舜於姚墟。目重瞳子,故名重華。龍顏大口,黑色,身長六尺一寸。舜父母憎舜,使其塗廩,自下焚之,舜服鳥工衣服飛去。又使浚井,自上填之以石,舜服龍工衣自傍而出。耕於曆,夢眉長與發等,遂登庸。
帝堯聞舜賢明,命娥皇女英二女嬪於舜,提拔舜於荒野,讓其輔佐管理朝政,並賜封地虞,而帝堯則一心修道,以求突破天人界限,成為天仙。
不過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因為帝堯晚年疏於管理朝政,對國家天下的掌控力下降,使得他的女婿舜因為長時間的攝行政務,而獲得了唐國實際上的權利。
同時,在某些玄門修士的唆使下,掌握帝國大權多年的舜便將苦修求突破的帝堯囚禁了起來,使其內外隔絕,使堯和朱丹父子不想見。
最後出現禪讓,由堯將帝位禪讓給舜,舜繼位後改國號為虞,治都蒲阪,稱帝舜。
不過帝堯卻沒有死,雖然失去帝位,但不僅是實力還是以往的功績都讓帝舜忌憚,而伏羲不忍人族的這位聖王死於非命,所以便將其納入火雲洞中,“白日飛升”。而帝堯也因禍得福,證全人王道果,借助人道氣運的灌輸,修成不休金仙。
九為極數,有人媧皇娘娘之後,帝舜便是是三皇五帝之中最後一位聖帝,雖然這位聖王不是一個完美無缺的道德聖人,甚至登基的手段讓某些人詬病。
但帝王不講私德,隻要他能夠讓治下的平民百姓各個階層生活幸福,讓國力強盛,人族進步。那麼他的統治便穩固無比,獲得人民的擁戴,便是人族的英雄,人族的聖王。
帝舜在位亦有五千來年,在繼任初期,其治下的中洲虞國國力強大,選賢任能,舉用“八愷”、“八元”等治理民事,放逐“四凶”。巡狩四方,整頓禮製,減輕刑罰,統一度量衡。
不過在繼位後期,整個中洲大地卻出現了水患。
洪水雖然是天災,但也是人禍。人族要鑄就三皇五帝,可每一位帝王都有著自己的劫難,而且因為帝舜很有可能便是最後一位聖王,所以上天便降下洪水劫難以示磨煉。
同時,人族經過數萬年的發展,對中洲各地的山川水澤開墾過多,破壞了大地的地貌和地理,使得原有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出現了大量的水土流失,雖然說是天災,但人禍因素卻更大一些。
洪水頻發,帝舜便讓鯀為治水大臣,希望他能夠平定水患,還人間一個太平。
鯀是大禹的父親,也是一個傳奇人物,帝顓頊後代,可謂是神裔,不僅實力強大,而且還可以於天界的天帝尤其是北方天帝通聯,被堯封於崇地。
鯀治水,借用了一件奇寶息壤,息壤者,言土自長息無限,故可以塞洪水也。將洪水泛濫的地方用息壤堵住,水勢越高,堤壩修建地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