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七章 烽火中原路(三)(2 / 2)

“第二箭隊!放!“

種師成一聲令下,第一箭隊的士兵迅速地一步後退,替後麵的同伴們流出空位來,第二隊的弓箭手立即靠近了城牆,這些人的箭頭上都裹纏著厚厚的油布,有些甚至還在往外一滴一滴地滴油,顯然是為了替東吳的這些攻城器械特意準備的。

點著了火的一排排箭羽從半空斜斜地落下,燃燒的火焰帶著灼熱的氣息迅速逼近。東吳的前排士兵群中發出了一陣陣的慘叫,這些包裹箭頭的油布幾乎全部在酒精裏浸泡過,本身的材質又是極端易燃的麻布。不少的過河橋都是冒起了火焰。不過吳軍人數眾多,有些甚至是專門披著一身的重甲提著兩桶沙子往上衝,就是為了防備被北唐的這一手。

殺一萬吳軍,得一萬重甲的傳言,倒也不見得是虛。

除了戰馬,東吳確實可以在其他任何的裝備方麵優於其他各個勢力的軍隊。

憑心而論,史浩倒也不失為一員虎將,也善於總結失利原因,算的上是東吳軍中難得的大將。畢竟這許多年來,能讓皇室直接控製的前沿便隻是揚州大營等地,這些地方是建業在江北最後的根基,斷然是沒有輕易出擊的道理,所以要說守城,東吳還能拉出一批軍官來,但是攻城嗎……

在嚴密重甲盾牌掩護和重甲士兵提沙子跟進的情況下。一座座的過河橋很快便搭在了壕溝上,大批大批的吳軍士兵推著牛皮大車、箭塔等攻城器械快速地向前,在進入了守軍火力打擊範圍之內後,每遲一步都是極大的危險。

城樓上守軍箭如雨下,痛呼聲,哀號聲。呼喝聲在吳軍集群中始終不曾停止。不過有了第一批通過壕溝靠近城牆的士兵用弓箭對射做反擊,城樓上的守軍雖不至於被壓製,但是火力還是被吸引去了大半。這使得後續的攻城部隊有了更多靠近的機會。

城樓上種師成指揮著弓弩部隊迅速攻擊靠近的吳軍士兵,盡管大部分的吳軍士兵都是躲在牛皮大車等攻城器械的身後,尾隨推進。但是在這的重重箭雨之下,還是有一個接著一個的江南軀體倒在了地上。那鮮紅的血液在堅實的土地上流淌,略有些猙獰。

“豎梯!豎梯!”在東吳軍官們的嘶聲呐喊下,一架架高聳的雲梯已經搭在了城樓上,衝在最前的一批吳軍士兵嘴叼著橫刀,一手舉著圓盾,一手迅速地攀爬著。

守城的唐軍士兵舉起檑木滾石就往城樓上砸,隨著吳軍先鋒集群的不斷靠近,城樓上的弓箭手已經不需要瞄準,隻要將弓拉滿,斜向著朝上一放,便能射穿吳軍士兵的身體。

後續的攻城器械在不斷地趕來,前排的吳軍弓箭手也不甘示弱,在重甲步兵盾牌的掩護下,向著城樓上的守軍發起了一陣陣的攢射。雙方第一次大規模的正麵搏殺拉開序幕。

不少的吳軍士兵已經爬到了城樓,隻是他們才剛剛在城垛口露出腦袋和身子,守軍士兵就已經長槍短刀招呼過來。一個接著一個的江南子弟從高高的雲梯上翻滾下來,狠狠地摔爛在了地上。

滾燙的火油和糞汁從城樓上像潑洗腳水一樣,一波接著一波地向下傾倒,那些躲在牛皮大車裏麵的吳軍士兵發出了一陣陣的慘叫,跟上的守軍第二箭隊更是一陣攢射,那些點著了火的羽箭射在倒滿了火油的地麵和木料器械上,火焰一下子就猛躥了上來。

原本還算嚴密的吳軍攻擊陣型一下子就出現了混亂,種師成自然是抓住機會,弓弩集群一齊發力,一支支碗口一般粗細的弩箭從城樓上馳射而出,在城下掀起一陣陣的金屬風暴。

雲梯上的吳軍也是死傷疊及,一具具跌落的吳軍屍體都快在地麵上疊成了矮矮的小山。

吳軍陣前,所有的東吳軍官們的臉色都不是十分好看,盡管這些人的政治目的有所不同,但是他們畢竟都是東吳的子弟。池州大營的軍隊雖然在東吳說不上是精銳,但也是中上遊的隊伍了。信陽雖然是江南行轅,聽著倒是十分氣派。可是路人皆知,北唐的精銳盡在西線,便是襄樊的李繼業所部,也比信陽的守軍強出一些。他們聲勢浩大的北伐要是在這麼一座城池前折戟沉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