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洛陽的戰鼓聲(十三)(1 / 2)

唐軍陣前,曾華臉色蒼白如紙,騎兵已經全部陷在了裏麵,陣地上的守軍力量薄弱,若是分兵去救,當真是沒有幾分把握,而且極有可能丟失了陣地。可若是白牧楚出了什麼差錯,自己又怎麼對得起白憲的一番栽培。

年輕的將軍咬了咬牙,目光漸漸地沉定。

他抽出了腰間的佩劍,正是當日白憲贈他的那把天子劍,回顧眾人,大聲道:“橫刀在前,弓弩在後,是大丈夫的,隨我赴死!“

“願隨將軍赴死!“聲浪一陣高過一陣,這幾日曾華時刻衝殺在第一線,早已在軍中積累了不小的威望,更何況他手中的是白憲轉贈的天子劍,在北唐軍中。白憲十多年南征北戰的赫赫威名,有時候,比皇帝的權威更具威信力

“好!壯士饑餐胡虜肉!“曾華第一個跳出了工事,身子飛快地向前奔跑,緊隨的是五百多手執橫刀短斧的步兵,士兵手上地橫刀短斧在月光下顯得極為耀眼。五百多人緊跟著曾華的節拍飛快跑上前去。後麵是特意空出了一段距離的百多名手持輕便弩機的弩兵。

“殺!“曾華嘶聲呐喊,士兵手中的橫刀紛紛落下,劈開前方漢軍士兵手中地木盾和他們身上的輕甲,戰場上木屑衣絮紛飛。

戰場上鮮血四濺。短短幾日,曾華已經多次帶領這些步兵和塔爾人廝殺,配合比之開始,自然是好上了許多。手上地橫刀速度揮的更快。完全不在乎受傷和死亡讓這些士兵地攻擊力變得極為驚人。如果他有機會得到李繼業的親自指導,那將是北唐又一位在重甲步兵方麵的出色將軍。

數百人的隊伍像是一支開弓射出的箭,迅速地刺透了凝結的空氣,即使前方有更多的敵人,士兵的腳步也沒有停下,就算沒有將前麵的漢軍士兵砍翻,撞也要把他們撞開,跟上隊伍。

因為他們知道,一旦停下,這支不過數百人的隊伍,自己就會被四周上萬的漢軍士兵吞沒,連響動都聽不到一聲。這是一場賭博,搏的就是他們對於自己這一擊之力。

前麵的步兵每前行一步,都會把左右之間的距離拉開,等衝到第十步的時侯。每個人之間已經留出一個空檔。

“後隊前衝,交替攻擊!”兩百多名手持短斧的步兵衝上去,擠進了前麵的空檔,突出戰陣。

“砍!用力砍!”曾華在陣前連續地下著命令。數百人的戰線似像月光下洶湧的海浪一樣層層推進

前後兩隊士兵在曾華喊出兩聲之後,另外一隊士兵就會穿插而過接替前麵的同伴。雖然這樣不斷穿插衝擊對於步兵來說,不管行進的速度還是聲勢都無法跟騎兵相媲美,但是在這樣正麵對陣的情況下,絕對可以在短時間內殺傷更多的敵人。

這也是曾華當年在淮泗前線,從方家軍隊的陣地戰中偷學來的精髓。要知道東吳地處江南,戰馬極少。所以對於步兵戰術的研發與運用,十分用心。便是以如今韓言那等人物,也是將這種戰術作為最要緊的步兵訓練課程之一。

數百名步兵蜂擁而下,漢軍後麵的隊伍幾乎還沒有反應過來,衝在前麵的七八排敵人就已經倒下去了大半。反應過來的漢人軍官們紛紛扯著嗓子大喊,指揮著各自的軍隊從兩側朝正在交戰的士兵殺來。

“最後排準備!“ 聲音傳出。正在不斷朝前殺敵的士兵停下腳步,隨著曾華的指揮殺向兩翼,把中間完全空了出來。而那一百多名一直待在後麵的弓弩兵。一起舉起了寒光閃閃的輕便弓弩

一道道烏黑的弩箭如光如電,穿透著一具又一具漢軍士兵的身軀,其中不乏穿著重甲的士兵,數十步之內,就算你渾身披掛整齊,也擋不住這二十連發的弩箭。

“前排出擊!“一輪過後,曾華立即帶著前隊的士兵發起衝擊,一旦弩箭射完,這些弩兵必須得到步兵不惜代價的保護,才有可能填充完畢。

那些衛隊士兵是漢人軍官們作戰的骨幹力量,而一旦衛隊士兵損失慘重,其餘的漢軍士根本不會再想去抵擋,幾乎是一路潰退。。

前後兩隊士兵交替出戰,在這數百步兵經過的地方,都是屍骸與鮮血。那些弩兵則一直被保護著,等待著曾華最後的命令。

“曾將軍帶人來救咱們了!“

原本已下了決心死戰的北唐騎兵們再看見曾華的部隊之後,重新燃起了生的欲望,拚命向曾華衝來的方向殺去。如果從天上俯仰看去,就會發現地麵上有兩支相同服飾的兵馬,在努力地衝撞著比他們多了數十倍的對手,想要彙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