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醉東風(3 / 3)

趙不尤和妻子隻得在客椅上坐下,見江氏如此哀痛,卻仍能自持,心中暗暗生敬。

半晌,江氏端著茶盤出來,給趙不尤、溫悅斟了茶,才坐到他們對麵。一個小孩兒從內屋走了出來,是郎繁的長子啟兒,才四歲大,模樣性情都像父親,小臉兒瘦窄,不愛說話,小心走到江氏身邊,偎在江氏腿邊。

“啟兒。”溫悅柔聲喚他。啟兒卻有些怕生,不作聲。“見了伯伯、伯母怎麼不請安?”江氏責道,啟兒才小聲叫了聲伯伯、伯母。江氏攬住兒子,問道:“趙兄,昨天你就在那船上,今天來,恐怕不單是來吊唁?”

“我受顧震之托,來詢問緣由,追查凶手。”“啟兒,快跪下給趙伯伯磕頭,謝謝趙伯伯。”江氏推了推啟兒,啟兒走到趙不尤麵前跪下,認認真真磕起頭來,趙不尤忙起身抱起啟兒:“弟妹莫要如此多禮,這是我分內之事。”

啟兒掙脫跑回到江氏身邊,江氏輕撫著兒子,低頭尋思了片刻,輕聲道:“我想了一整夜,其實他走之前,就已經有些不對了。”

“哦?”“趙兄也知道他的性子,看著謹謹慎慎,什麼都不願意多說,但心裏一直藏著抱負,想著做些大事,讀了那麼多聖賢文章、兵書戰策,至今卻隻在禮部膳部司任個閑職,看管藏冰,他說連個門吏都不如。性子又硬,不願和同僚多親近,更不會巴附上司,別人什麼不做,數著年頭也能升遷,他卻被鎖在了冰窖裏一般,隻能自己悶悶不樂。回到家中,不是讀書,就是練劍,連孩子都難得親近……”

趙不尤望向啟兒,和琥兒完全不同,這孩子一直偎在母親腿邊,神色裏始終有些畏怯。

江氏歎了口氣,繼續言道:“可是……大約是半個多月前,他像是遇到了什麼好事,臉上難得有了笑容,話也多了起來,還買些玩物糖果回來逗逗孩子。他一向不願意我多嘴,我也就沒敢問。不過,心想著一定是好事,也就跟著高興。不過,才幾天,他的神色又有些不一樣了,像是遇到一個難題。以往,遇到難題,他的右手不由自主就會握成拳,他自己恐怕都不知道,若在猶豫盤算,拇指會不停搓動;若決定放棄,手指會張開;若是拳頭忽然握緊,重重頓一下,那一定是定了心,決意去做。他不是個囉唆的人,一件事最多隔夜,第二天一般就能決定。可是這一次,他的拳頭握了十幾天,連夢裏似乎都在憂煩,睡著覺,拇指還不住地搓……我當時就發覺那一定是件大事,我嫁給他五年來,他從未這樣過。但我怕他煩,仍然沒敢問。早知道,就算被罵,也該問個明白……”

江氏一邊說,纖細的手一邊模仿著丈夫的手態,到後來,已分不清是郎繁那十幾天的糾葛,還是她自己的傷悲。說到悔處,她略微停了停,深吸一口氣,忍住眼裏又泛起的淚,才又講起來:“直到前天,簡莊先生約了寒食會,他一早就去赴會,下午才回來。一進門,他就說要出趟遠門,大約要三天,我忙問去哪裏,要帶些什麼?他隻說去應天府,什麼都不需帶,隻換了套幹淨便服,包了兩本書,又取了幾陌銅錢,兩錠二兩的銀餅,對了,還帶了家裏那柄短劍……”

趙不尤暗想,去應天府水路最便捷,船資要二兩銀子,郎繁隻備了往返路費和少量零用錢,看來要去辦的事並不麻煩。書是船上消閑,而短劍呢?防身,還是另有緣由?刺死他的是否正是那柄短劍?

江氏轉頭望向大門,輕聲道:“那天,我抱著螢兒,牽著啟兒,送他到大門外,他摸了摸螢兒的臉蛋,拍了拍啟兒的肩膀,又朝我笑了笑,什麼都沒說,轉身就走了。我看了一眼他的右手,仍捏著拳頭,攥得極緊,他手勁本來就大,拳頭攥那麼緊,若是握著個石子,恐怕都會捏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