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不包括主持人艾倫提及的次數,以及頒獎人提及的,比如蕾切爾.薇姿,至於丹尼爾自己拿獎的過程,也沒有包含在其中。ABC給他的鏡頭,是其他人的很多倍——跟去年截然不同。
“或許,看丹尼爾在奧斯卡上提及率,也能夠表明,這位年輕的三料奧斯卡影帝,已經不僅僅是個影響力巨大的演員了,他還經營著上一年度效益率最好的電影製片公司,擁有龐大的商業帝國。昨夜的傳奇記錄,對於好萊塢來說,可能是個了不起的事件,可是對於丹尼爾自己,恐怕也僅僅隻是在某一個方麵取得了一點新突破而已。”
《赫芬頓郵報》的報導裏,充斥著對好萊塢傳統的代表——奧斯卡的不屑。
他們再一次把丹尼爾的成就排開來數,這麼一比,拿到一座,他已經拿到過好幾次的影帝,實在不算什麼了不起的成績。
這家普路托思旗下的互聯網媒體公司,將自己的特色發揮的淋漓盡致。
同樣是《赫芬頓郵報》,托比.馬奎爾在頒獎典禮上失態,也被他們以相當辛辣的筆觸報道了出來。
“昨夜,當丹尼爾被宣布為新的奧斯卡影帝的時候,坐在後排的,和提名無緣的托比.馬奎爾半站立起身子,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甚至可以從他的口型裏讀出來一些下三濫的詞彙。
盡管我們知道,他可能是在為自己的好友李奧納多抱不平,但作為一個奧斯卡圈外人,一隻蜘蛛精,他仍然會因為自己的無禮而受到指責——在奧斯卡上,不論你是贏家還是輸家,至少都需要保持風度,李奧就做的不錯,他很坦然地祝福了丹尼爾。可惜的是,托比沒有這個涵養。”
……
托比.馬奎爾對這些鋪天蓋地的丹尼爾相關,並不感興趣,但是對於自己被大肆嘲諷卻感到憤怒。
“這些卑鄙的媒體,它是丹尼爾的,對不對?上帝,他是要弄臭我?”
李奧看著自己的好友,擺擺手讓他稍安勿躁,“《赫芬頓郵報》有自己的特點,跟丹尼爾關係不大。他也不可能針對你。”
“噢,就是,他現在簡直是要成神了,馬裏布馬上就要變成梵蒂岡,等他升天之後,我們要不要去競爭一下丹尼爾教教皇的職位?”托比憤憤不平地諷刺道,“你看看,這些媒體,《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華盛頓郵報》這些大報紙,個個都把他說的不像個人了。”
“他的成就本來就不是尋常人能夠取得的。”
“李奧——”
“詆毀他,並不能夠幫到我們,不是麼?”李奧凝注眉頭,“我們要做的應該是演好自己的片子,《第11個小時》就要麵世了,我得繼續讓它得到更多的關注,華納的劇本也遞了過來,凱特也給我傳了一個本子……”
“然而,《第11個小時》不可能比‘科技惠澤眾生’更受關注,華納的本子,可能還需要等待丹尼爾拒絕之後,才能輪得到別人,不是麼?”
“那又如何?”李奧也很難再保持平靜了,“不論是你,還是我,甚至布拉德.皮特、湯姆.克魯斯、喬治.克魯尼、馬特.達蒙,所有人現在都低丹尼爾一等,這沒什麼不能承認的,這就是現實。我們的票房比不上他,我們的奧斯卡比不上他,我們在其他領域的影響力也比不上他。不管是我的環保,克魯尼的政治,還是皮特和安吉麗娜的難民,都比不上他。甚至,諾蘭說DD影業有個項目適合我,我還特別想要去爭取這個機會——承認一個事實,沒有那麼難,托比,丹尼爾,不是我們應該追趕,甚至嫉妒的對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