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從資本,領導力,還是核心競爭力,丹尼爾都足以對DD影業和米高梅進行充分的控製——這足以避免雙方出現內耗的行為。
考慮到丹尼爾在MB、F2F、《赫芬頓郵報》、YouTube等公司上的投資策略,他應該是傾向於將各家公司獨立運營,而不是結成一個利益集團——那樣會損害每個公司的創新力,以及領導層凝聚公司的戰鬥力。
至少現在看來,這個策略還沒有出現問題。所以我們也沒有理由懷疑DD影業和米高梅影業會重蹈迪士尼的覆轍。”
繼暑期檔之後,DD影業和米高梅在感恩節檔期將連續推出《007:大戰皇家賭場》《一往無前》和《電鋸驚魂3》三部作品,《一往無前》更是隻比《皇家賭場》晚一天,《電鋸驚魂3》也隻在10天之後的27號上線。
這個排期,多少讓人有些困惑——好萊塢隻有這麼幾個檔期,大製片廠每年都有數十部麵世,出現自己打自己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通常重點影片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連續推出的,一方麵是宣傳發行的壓力,很難在滿足效果的前提下完成多部大片的上映工作,另一方麵,當然就是害怕彼此競爭,大盤的上限是可以預期的,和別的公司競爭,輸贏都是必須接受的結果。可是跟自己的電影競爭,不論輸贏,自己都是輸家。
可是對DD和米高梅來說,《皇家賭場》是理所當然的大片——迄今為止,除了正在拍攝的《變形金剛》真人電影,和隻有三分之一投資權的《加勒比海盜》,丹尼爾還未曾投資過比《皇家賭場》更高成本的作品。可是《一往無前》作為衝奧大片,丹尼爾的衝奧之作曆來票房不會低,哪怕是最低的《鋼琴師》,在全球也拿下超過一億票房,所以同樣也應該是重點項目。至於《電鋸驚魂》這一DD影業最先開發出的恐怖係列,前兩部都在北美為DD拿下超過一億的票房,利潤率之高讓人羨慕不已。
現在,丹尼爾將它們全都放到並不算特別熱門的感恩節檔期,最大的可能,是受到了一些擠壓。
定檔期並不是隨心所以的事情,DD影業異軍突起,受到一點暗算再正常不過了。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並非是丹尼爾一心要把自己的電影都擠在一起——隻不過經過一些調整,彼此影響並不會太大罷了。
《一往無前》18日上映,隻有2900塊銀幕開畫,單日票房更是隻有895萬——這還是周六的成績,無數人大跌眼鏡。
福克斯的比爾就是其中一個——他們的《波拉特》正在上映,所以更為關注丹尼爾的這一波動作。
從女秘書那裏拿到數據之後,比爾的第一反應了,是不是前麵少了個1?應該1895萬?
他很快就得到了確實的結論。
895萬!
丹尼爾的衝奧新片,周六首日隻有895萬!
“奇跡終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