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標誌性事件(1 / 2)

“丹尼爾.桑德勒昨晚現身第九屆滬上國際電影節,引來大批中國影迷尖叫歡迎。丹尼爾.桑德勒是少數在中國擁有極高知名度的好萊塢演員,這是他第一次來訪中國,在參加電影節開幕式之前,他還曾到訪了蓉城大熊貓繁殖研究中心,為其擔任主席的慈善基金和大熊貓基地的合作項目舉行簽約儀式。”

——《東方早報》。

而更加具有喉舌興致的全國性報紙《光明日報》上,則將中心聚焦於丹尼爾來訪背後的意義上。

“丹尼爾.桑德勒昨日出席第九屆滬上國際電影節開幕儀式,和李桉、凱瑟琳.德納芙、連姆.尼森等國際巨星,為滬上國際電影節共襄盛舉。隨著中國電影票房市場的逐年擴大,國際上,尤其是好萊塢的電影公司、電影演員,開始更多地和中國進行交流。去年湯姆.克魯斯的《碟中諜3》也在滬上取景拍攝。隨之而來,章子儀、鞏利、李聯傑等一批中國電影人在好萊塢也參演了更具影響力的作品。丹尼爾.桑德勒此次受人矚目的訪華之旅,可以說是這一趨勢的最新表現。

據悉,擁有電影公司老板身份的丹尼爾.桑德勒,此行還會見了國家廣電總局的有關領導,以及中影、華影等擁有外片引進權的國有電影公司。其推進中國發展戰略的意圖昭然若揭。我們需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電影產業和好萊塢還有很大的差距,如何在和好萊塢交流發展的同時,保護好本國的民族電影產業,可以說是一個重要課題。開放不能一開了之,發展也不能盲目。

……”

《光明日報》巴拉巴拉的一篇數千字的社論,主要內容就是借鑒發展,但要充滿警惕,呼籲一下本國產業要抓住發展良機,不斷奮鬥,最後感召一下民族自豪感,說擁有13億觀眾的中國人民必將創造出最大的票房市場。

相對於紙媒的傾向性保守,互聯網媒體則更為開放一些,尤其是和丹尼爾貌似關係不錯的NEW浪——當然,雪莉.桑德伯格和NEW浪高層的會麵並不見諸報端,丹尼爾和工信部領導的碰麵也沒有那麼矚目,尤其在前有衛生部部長和副總理,後有廣電總局的時候,和工信部的一位副部長的會麵,是相當低調的,但效果並不差。

可以說,普路托思投資公司旗下社交網絡對中國的親善,是被中國政府接收到的。這也不枉丹尼爾在美國國內遭到眾多批評,所謂親華派如果不能在中國得到相應的待遇,那就是裏外不是人了。而且,重要的一點是,中國在互聯網領域,對外資的容忍度是比較高的,不管是T訊、A裏還是千度,都有大量的外資比例。

所以,在丹尼爾抵達滬上開始自己的電影節行動的時候,以雷蒙德為首的普路托思投資公司團隊,以及雪莉.桑德伯格等旗下公司的高管,已經開始自己的既定行程。雷蒙德會見T訊CEO、A裏的創始人,以及千度的老板,以及華偉公司——這是丹尼爾希望拉入開放手機聯盟的中國成員。

這一切行動都潛藏在水底,不為人知。現在中國和世界媒體的目光大多集中在參加滬上國際電影節的丹尼爾身上。即便有少數專業刊物注意到他帶來的訪問團隊,也因為影響力不足而乏人問津。

……

丹尼爾在滬上國際電影節參加的第一個活動是“銀星論壇”,主辦方邀請了李桉、馮曉剛和丹尼爾三個人——很有代表性的三位,馮曉剛是國內商業電影的招牌,在張導演一頭栽進中國式大片,程凱歌則轉悠在《無極》裏,馮曉剛的“安分守己”為他贏得了中國第一商業片導演的美譽。而李桉作為全球最具知名度和實力的華人導演,唯一在好萊塢闖下一片天地的華人導演,今天要談中國電影和好萊塢,必然不能少了他。至於丹尼爾,連好萊塢都在學習他的成功故事,中國電影人能一聽聖音,當然求之不得。

除了他們之外,CAA 中國區總經理羅億、華藝兄弟影業投資有限公司總裁王忠磊、美國製片人克裏斯.李和著名影評人周黎名等人,也都有出席。

主持人是中國電影頻道的花旦金緯。

在近1000名聽眾的麵前,介紹了台上這些電影大腕之後,談話正式開始。

馮曉剛的發言可能代表了大部分中國導演的意見。

“早些年我拍的片子,結果外國人看後卻直呼看不懂。李桉也拍片子,而且比我的片子深奧得多,但外國人卻也爭先恐後地說看得懂。那麼這些都是什麼原因?我想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我們的電影沒有處在一個強勢的地位,李桉的電影能被肯定,原因之一肯定是因為他處在一個強勢的地位,有話語權。我們必須要承認,中國電影還沒有強勢到讓別人爭先恐後地要看懂它,正因為這樣,所以外國人才可以很輕鬆地以看不懂來敷衍你應付你。”

將華語電影的失意歸咎於整個電影產業的弱勢,盡管他對李桉大肆追捧,但李桉卻並不同意。

他認為,《斷背山》的成功,並不是因為他的同性題材有足夠多的受眾,而是這個故事裏表達的愛,是所有人,不同國家,不同民族所共有的,因此大家都能夠理解。中國電影最重要的,並不是努力去獲得奧斯卡的認可,而是發掘出麵向全人類的特質,以及學會如何去表達它,在此之外,努力地學習好萊塢的成熟機製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因為無畏的民族自尊心,而放棄學習的謙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