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2005年對於整個好萊塢,甚至整個世界電影工業的影響都是非常巨大的。
丹尼爾和他的DD影業,當然是其中最為矚目的一員。
因為相對於其它的收購案來說,DD影業收購米高梅,改變了MPAA,也就是美國電影協會這一好萊塢最高權力機構的組成。
米高梅所用的席次,應該自動變成DD影業的席次。從此,讓DD影業成為好萊塢最高權力的組成部分。
這一切,原本應該是自然而然的,米高梅的席次用DD影業的人,或者就是現在的米高梅CEO朗.梅耶來接管,但梅耶本身在出任米高梅CEO的同時,也是DD影業的高級副總裁,所以說他是米高梅的代表,還不如說他是DD影業的代表。
但事情總不是這麼順利,年末MPAA的重要會議很多,關於米高梅席次的討論就甚囂塵上,以至於丹尼爾不得不暫停在《加勒比海盜2》中的拍攝, 返回洛杉磯來處理這些事情。
娜塔莉.波特曼就是從哈維.韋恩斯坦那裏,聽到這個消息。
有人認為,米高梅既然被收購,那麼MPAA中屬於米高梅的席次就應該取消,而不是被DD影業繼承。DD影業是否應該擁有MPAA中的席次,則是另一回事,需要整個業界進行綜合考慮,如果認為DD影業有這個資格,應該大家投票通過,而不是毫無根據地被DD影業直接獲得。
這個言論,打動了不少人。
主要是一些相當知名的獨立製片廠,包括獅門、傳奇、焦點,夢工場動畫乃至韋恩斯坦影業,他們都是MPAA的成員,但不是DD影業現在爭取的核心位置。核心位置隻有七家,索尼、哥倫比亞、華納兄弟、福克斯、派拉蒙、米高梅,以及迪士尼——索尼和哥倫比亞雖然同屬一家,但仍然擁有兩個席次,這和雙方的運行相對獨立是分不開的,如果米高梅被索尼收購,那麼它和哥倫比亞不是一個待遇,它會被置於索尼之下,那時候,被取消席次就是無可爭議的,索尼總不能獨占三個位置。
考慮MPAA本身是一個巨頭組合,如果隻是這些獨立製片廠的意願,當然不會有特別難以處理的事情。
重要的是,七大中站出來的一家,明確支持了上麵的觀點。
出乎丹尼爾的意料,這一次不是迪士尼和羅伯特艾格,也不是老對手索尼和哥倫比亞,站出來反對的是布拉德.格雷——派拉蒙影業的CEO。這家公司和丹尼爾並不熟悉,但是雙方交手多次,尤其集中於變形金剛係列和漫威上,前者如果不是丹尼爾給出一個讓人吃驚的價格,最終肯定是會被派拉蒙收入旗下的,畢竟,他們和孩之寶之間的談判已經進入到相當深入的地步了,最後才被丹尼爾橫插一腳。
變形金剛雖然還沒有製作出來,也不知道究竟是是賺還是賠,但DD影業和派拉蒙的梁子就架起來了。當然,好萊塢對版權的爭奪是一件在自然不過的事情,為了這個就大動幹戈是不合算的。所以,更重要的是因為漫威電影工作室。
派拉蒙和漫威正在協商發行漫威製作的電影,數量可能是十部,也可能更多。這是布拉德非常重視的公司策略,他甚至認為這將是派拉蒙改變自己在七大的弱勢地位的途徑,他非常看好超級英雄電影。DD影業也在爭取,不是發行權,而是改編權,甚至是收購!
是的,DD影業通過秘密渠道向漫威提出了收購意向。
在米高梅和時代華納達成基礎協議之後,DD影業就試探著提出了這一邀約。
派拉蒙和漫威打了這麼久的交道,獲得這個消息並不難。
對於DD影業的計劃,派拉蒙沒有跟隨的想法,漫威的估值至少在20億以上——這對布拉德.格雷來說,太貴了。當然,對於丹尼爾來說,還沒有《鋼鐵俠》,沒有《美國隊長》的漫威,這個價格也並不便宜。隻是相對於2010年,迪士尼給出的42億報價,也算得上是個合適的價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