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公開(3 / 3)

盡管劇本裏哈佛大學大二學生的設定是經過馬克.紮克伯格的同意,嫁接過來的。後續發展也和丹尼爾的實際操作有明顯的出入,但僅僅是芬奇的這一個疑問,就足以引爆影迷的熱點了。

大衛.芬奇最終接下了這部電影。

隨後,他和丹尼爾碰麵了多次,5月份電影正式秘密開拍,芬奇宣稱自己開始休假,華納的《蝙蝠俠前傳》原本有意請他執導,後來也自然而然地不了了之了。誰也不知道,他秘密來到了矽穀,開始拍攝這部作品,不得不說,沒有智能手機的時代非常棒,加上丹尼爾在矽穀的人頭比較熟悉,想要遮掩也簡單很多。一直到他拍攝完成,這個秘密都得以保持住。

8月中旬,大衛.芬奇正在剪輯室裏加班加點。

丹尼爾則攜帶MB的哈維爾和F2F的馬克.沃恩,前往納斯達克。

穀歌籌備已久的IPO即將揭開大幕。

佩奇在這一事件上的固執讓丹尼爾感受很深,按照穀歌和普路托思的梯度協議,穀歌籌集的資金越少,對普路托思越有利——這也很好理解,穀歌的發展需要這麼多的資金,如果從市場上沒有辦法得到這些資金,自然而然需要從別的方麵來補充。所以,從這一方麵考慮,丹尼爾是希望穀歌失利的,但作為一個合作夥伴,這麼做其實有違原則。

丹尼爾還是抽時間勸過了拉裏.佩奇,希望他改變采用荷蘭式拍賣的方式來進行IPO的決定。

那樣肯定會觸怒華爾街。

但佩奇最終也沒有接受他的建議,而是固執己見,顯然他對華爾街沒什麼好感,寧肯冒著風險,也不願意將利益拱手相讓。

……

當丹尼爾出現在納斯達克的時候,財經媒體瞬間轉職為娛樂版同行。

施瓦辛格、泰格.伍茲、基辛格等等好萊塢、政界的名流的出現,都不足以讓人感到驚訝,畢竟他們是穀歌股東的消息早已經廣為人知,丹尼爾卻是新出爐的人物,盡管他在矽穀很有麵子,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蘋果公司此前收購了IMP,也讓財經媒體廣泛認識這位好萊塢雙料影帝,可是當他進入到穀歌在納斯達克的IPO現場時,還是足以讓人跌掉下巴。

相對於丹尼爾,和他一起到來的幾位顯然更加為記者們所知。

MB的CEO哈維爾、F2F的CEO馬克.沃恩、COO雪莉.桑德伯格,不得不說,這三位如今風頭正勁。前者不必說,作為穀歌的參股企業,而且很快就要追隨穀歌IPO上市的明星初創企業,MB受到的注意力非常高。F2F目前的發展態勢遠超MB當時,它的社交生態也被認為極具潛力,作為社交網絡蛋糕的前兩位巨頭,必然是媒體關注的重中之重。

除此之外,普路托思的負責人雷蒙德,大家也並不陌生,作為MB和F2F背後的力量,挖出普路托思的背景,幾乎成為財經記者們夢寐以求的事情。

和他們一道出現的丹尼爾,就多少讓人感到意味深長了。

MB和丹尼爾的密切關係。

F2F的迅猛發展也充分得益於丹尼爾,奧斯卡風波以來,F2F從丹尼爾的沉默裏得益最多,而且,丹尼爾目前也是F2F主頁人數最多的用戶,剛剛突破百萬,從blogger到MB,再到F2F,丹尼爾在受到互聯網垂青的同時,似乎也在預示著互聯網的發展潮流。

下一個互聯網明星,是F2F?

這個疑問,伴隨丹尼爾,為F2F一起製造了更多的關注。

除了MB和F2F,雷蒙德此前甚至是丹尼爾的私人投資經理!

考慮到這麼多聯係,不少記者心裏難免有了一些猜想,盡管那些猜想是那麼的不可思議,難以置信——但仔細想來,似乎可能性也不是想象的那麼低。

得到消息的娛樂媒體,比矜持的財經媒體要瘋狂太多。

各種各樣的猜想,一下子將其它娛樂新聞全部覆蓋掉。

一場新的新聞風暴以丹尼爾為中心再度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