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好萊塢報道》這些電影業界媒體,要更忠於本職,它們傾向於討論這一事件可能對行業產生的風險,呼籲“有失公正可能導致好萊塢的裂痕進一步加深”,因為“各個協會都有自己的罷工計劃了,如果大明星們也加入進來,一切將不可控製。”
這是金球獎第一次獲得這麼矚目的地位,它牽涉到的媒體數量、覆蓋的觀眾數,都遠遠超過了曆屆金球獎,但這完全不可能讓金球獎和負責轉播的NBC感到開心。因為今年的金球獎收視人群創紀錄地隻有1300萬人——比同期的CBS的橄欖球比賽少得多,收視率隻有4.9%,這也是金球獎近年來僅有的低於5%的收視率。
造成這一切的顯然不止是丹尼爾.桑德勒,還有MB!
MB上帶著“第60屆金球獎頒獎典禮”標簽的討論內容高達上百萬條,時間段內,活躍用戶超過了三百萬。
傳統電視業關注的重點不是丹尼爾和金球獎黑幕風波,而是互聯網社交平台對電視台的鯨吞蠶食。
這在本次金球獎頒獎典禮上,如此突兀而且讓人震驚地出現了。
體育賽事的直播屬性,讓電視還能占據突出優勢,類似新聞、大會活動這些,MB因其開放的討論氛圍,對傳統媒體顯然造成了可怕的影響。而同時,MB還在和各個電視網、內容提供商探討是否能夠在MB上直接接入直播口。
對傳統行業而言,這也不完全是壞事,MB嚐試的付費電影、音樂服務,就為製品廠和唱片公司帶來了一項新的收入。
無論如何,這場風波正在讓各行各業都被納入其中,時代的變化往往會通過某些機會打開一個可以窺見的窗口,這一次的金球獎頒獎典禮,顯而易見,就是這樣的一個窗口,它讓業內人士和普通觀眾,都開始觸及到一個新的生活方式以及它所帶來的巨大變遷。
這一方麵模糊掉了爭議,另一方麵也讓這次爭議流傳更廣。
……
哈維.韋恩斯坦、斯科特.魯丁、亞曆山大.佩恩,這三隻好萊塢的吸血蟲,似乎沒有按照丹尼爾的劇本,老老實實地配合丹尼爾的要求,將他推上奧斯卡影帝的寶座。而是毫不猶豫地用了自己龐大的公關力量,從事他們無比擅長的工作——製造輿論方向。
隻要主流輿論中,黑幕和丹尼爾“耍性子”平分秋色,那這一次的危機,他們就不一定處於弱勢,丹尼爾方麵勢必將“開戰”放在最後一個選項,這個時候隻要他們占據的主動權更多,付出的就更少。
“你覺得如果他們知道哈維爾將一切都告訴我,而且要讓我來決定是否接受他們的價碼,是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丹尼爾笑著說道。對手們當然不會放過MB這座平台,可惜的是,他們開出的豪華價格還得靠丹尼爾本人來同意,“而且,我讓哈維爾收下了這筆錢——這是不是更有意思?”
“劇本沒有按照你設計的走,難道你絲毫不擔心麼?”特裏弗其實也沒什麼擔心的,隻是有點疑惑。
“擔心?不,他還有第三步呢!”庫薩轉著自己的手機,腦子裏閃過自己過去一段時間在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