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麵更大一點的報紙,或者說網絡媒體們,也不會漏掉他和茱莉亞.羅伯茨“相談甚歡”的場景,腦內回路足夠長的寫稿編輯,已經在揣測,他們是否即將合作一部電影。事實上,和丹尼爾簡直是異曲同工,茱莉亞正在減產中。因為比丹尼爾大了足足一輪的茱莉亞,這位36歲的奧斯卡影後即將回歸家庭,和她的攝影師丈夫生幾個孩子,實現自己人生的另外一些目標——當一個好妻子和一個好母親。
而不久之前,奧斯卡最佳導演麥克.尼克爾森正在籌備一部“可能賺不了錢”的電影,講述的是複雜的愛情——根據帕特裏克.羅伯的戲劇改編,已經公布的參演名單,堪稱吸睛。憑借《星戰》係列成為最受矚目的好萊塢八零後女星的娜塔莉.波特曼將飾演其中的女配角艾莉絲,而原來在舞台劇中出演男主角丹的克裏夫.歐文將改演男配角拉裏,最近公布的演員就是茱莉亞.羅伯茨,演女主角安娜。所以,現在這部大人物們拍的小片子,還缺少一個年輕的男主角——關注它的人,早早地將目光投向了丹尼爾.桑德勒。
盡管這位現在很貴,但是麥克.尼克爾森的名頭,以及能夠和朱莉婭.羅伯茨飆戲,無論如何都有足夠的吸引力,現在他們考慮的最大難題是,丹尼爾沒有時間。
項目最早能早今年冬天開始,根據丹尼爾的聲明,他“將在2004的元旦到來之後,放下手上一切屬於一個好萊塢演員和明星的工作”。
不得不說,有時候瞎貓也能碰見死耗子。
索尼影業主席約翰.凱利親自聯係過丹尼爾,詢問他是否對這部電影有興趣,隨後麥克.尼克爾森也表達了這個意願。他非常坦率地說,他之前希望邀請的是裘德.洛,剛剛和斯皮爾伯格合作了《人工智能》的當紅炸子雞。在去年《人物》評選的“全世界最美麗的50人”中,比丹尼爾低23個名次。
遺憾的是,丹尼爾確實沒有時間來做這件事情。
“如果上帝能讓你那份聲明從來沒出現過,就好了。”約翰最後遺憾地表示道。
無論如何,人民選擇獎帶來的榮譽最終以《紐約時報》報道中的一句話為結束,“現在我們知道,他真的是全美國最受寵的人了。”
……
“你真的要在今天來拿走你的獎杯麼?”丹尼爾正拿著不鏽鋼的小二股叉和狄莎爾切好的蘋果塊搏鬥,他的耳朵則壓著自己的手機,正在和彼得.傑克遜聊天,“你不覺得沙耶會跟你討要這兩座玩意麼?而且,我覺得它們在我的獎杯櫃裏待得很愜意,噢,有一個正在打哈欠。”
電話那頭傳來弗蘭的笑聲。
彼得顯然也有點哭笑不得,“丹尼,你真不是在跟我炫耀你有獎杯櫃這件事情麼?”
“這有什麼好炫耀的?好萊塢有這麼多獎,花個幾千美金就能買上不少。當然,我的獎杯櫃裏還有更貴的金球和奧斯卡。”
掛掉電話,丹尼爾看著櫃子裏的兩個人民選擇獎獎杯。
“拜拜,親愛的,你們就要被那個胖子拿走了,我會想你們的。”
茶幾上放著不少文件,一些簡曆,一些人物信息,還有他們在本個頒獎季和以前有過什麼戰績。
這就是為什麼,丹尼爾突然對自己櫃子裏那些獎杯格外熱衷起來的原因。
有了一個奧斯卡男配角,他在競爭者裏還算的上不錯的。
沒錯,他就是在看金球獎最後的結果預測和奧斯卡的攻防要點。
得益於《芝加哥》,除了昨晚的人民選擇獎,他和導演的固定行程基本一致,金球獎的提名名單已經明確《芝加哥》是大贏家,而即將於2月10日公布的奧斯卡提名名單,想必《芝加哥》也不會落空。同理,丹尼爾也不會落空。
特裏弗除了昨天陪他出席了頒獎禮,這些日子連麵都見不到,他幾乎把自己的整個靈魂都投入到這一次公關裏麵了。每天總是在不停地打電話、發郵件、會麵——各種各樣情境下的會麵,約好的、巧合的,總而言之,盡一切可能跟那些有投票權,以及能夠影響到評委的人打交道。
“狄莎爾,我們得回伯班克了。”丹尼爾站起來,收了收東西,突然頓了一下,“你說,這次的金球獎我有希望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