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場安靜。
主持人看了一下丹尼爾和道格的顏色,如果得到示意,他會馬上叫停這個問題。
不過道格看了一下丹尼爾,沒有什麼特別動作。
而丹尼爾有些意外,但保持住了溫和的表情,他似乎考慮了一下,扶正了話筒。
“這位女士,首先希望您的弟弟能夠平安回國,上帝保佑他。然後,我不能在這裏談很多個人的看法,所以我隻是簡單的回複您的問題,明星和普通人的區別在於影響力,但影響力和總統一樣,不能剝奪人的自由權利。明星當然能做這件事,同樣,您和所有美國公民也都能就此發表看法。就是這些,感謝您的到來。”
映後見麵會隻持續半個小時,所以後麵的時間基本上被強行地分攤給了導演和其他的演員。
剛才的插曲沒有影響到大家的好心情,因為絕大部分人都對這部電影給予了很棒的評價,這和之前的試映會結果一致,環球現在對票房的信心更足了。山鷹公司的例行映前預測,這不是收費的項目,而是公開的,他們對受到觀眾關注的影片給出數字預測,《諜影重重》的北美預測是一億兩千萬。
相對於《007》這種大片格局,《諜影重重》的小個子氣比較明顯,所以各大評估機構對票房大爆沒有傾向性預測,但是如果有一億到手,那麼僅僅北美票房就能夠出現盈利,如果是一億兩千萬,環球就算運作了一個很不錯的項目了,而且類似題材應該可以期待DVD上表現更好。
毫無疑問,丹尼爾承認和保時捷家族掌舵人唯一孫女的戀情,占據了這小段時間的頭條。
連帶前女友傑西卡也熱門了好一陣。
她遇到的問題是無休止的“丹尼爾”“丹尼爾”“丹尼爾”……
“我們並沒有聯係,目前。對於他的新戀情我真的沒有太多可說的。”
忍無可忍的傑西卡算是正式將這個問題封口了,是的,已經沒有聯係,換而言之,連朋友都算不上了,對於丹尼爾的新戀情當然也就沒有回應的義務了。
而直到五月下旬後半段,《諜影重重》的試映會口碑開始陸續出來了。
其中《紐約時報》轉載的署名科博·克爾的影評頗受關注,這份影評最先發表在科博·克爾的個人blogger主頁上,後來被引用轉發了數百次,然後被《紐約時報》的采編人員看見推薦給了主編,所以這篇觀眾影片得以和《紐約時報》自己影評人的文章一起刊登在報紙上。
“告別007,迎接傑森·伯恩”
科博在自己的影評裏花了小篇幅對其他影評予以盛讚的方麵進行了簡短的總結性描述,而篇幅的一多半則花在闡述《諜影重重》和《007》係列電影的區別和革新上。科博自己的口味更偏向於傑森·伯恩,所以在他的文章裏也毫不掩飾地讚賞了傑森·伯恩似的特工,用他的原話說是“一個血肉俱全但技能優等、保有普通的人性卻擁有不平凡氣質的特殊工作者”。
《紐約時報》得到的回饋顯然表明,科博所描述的《諜影重重》吸引了不少人,區別於007的標簽,是一招好棋。甚至丹尼爾都在懷疑,這位眼神銳利的科博·克爾醫生,是不是環球安排的托兒。《時報》的跟進報道將《諜影》描述為“一部即將成為新特工片代表作的優秀電影即將上映,顯然,在丹尼爾·桑德勒的好片榜上,這一次將不會是例外。在《角鬥士》《律政俏佳人》《護戒使者》之後,《諜影重重》也將毫無疑問地破億麼?大家都拭目以待。”
——————
一萬字,謝謝複和興、匿名、糊糊還有山人打賞。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