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來自戛納的暗示(1 / 2)

接到遠在法國的羅曼·波蘭斯基的電話,對剛剛才**煩裏掙脫出來的丹尼爾·桑德勒來說,算得上是個很大的意外。事實上,自從出席了開幕式之後,他在伍迪·艾倫新電影的主題曲裏告別國際電影聖地,就沒想這一屆戛納跟自己還有什麼關係。如果一定要說有的話,那就是在前幾日眾星雲集的《紐約黑幫》的放映會上,李奧納多再次重申了丹尼爾和紐約的梗。以及電影媒體牽強附會地討論尼克爾森和他,能否為好萊塢再拿下一尊影帝。

僅僅是喬治·盧卡斯星戰新片的風頭就能夠勝過所有丹尼爾的消息,以至於在開幕上驚鴻一瞥之後,這位在好萊塢炙手可熱的超級明星,其實並沒有成為戛納的關注中心。

但波蘭斯基這一通電話,多少讓丹尼爾產生了一些遐思。

組委會負責人吉布斯·雅各布通過波蘭斯基給他傳了一句話:希望你能來參加頒獎禮。

國際電影節的傳統,讓丹尼爾和波蘭斯基不得不好好地考慮這一切。

是影帝?還是金棕櫚?或者評委會?

如果隻是一些無所謂的小獎,那麼雅各布特意通知,多少有點不太合乎規矩。波蘭斯基在電話有點激動,他極力卻說丹尼爾能夠抽空再去戛納一趟。

“丹尼爾,來吧,為什麼不?即便不是金棕櫚,也一定是你的影帝。你完全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隻是我的導演,雅各布肯定不會慎重其事地傳話給你。這是你的機會,也是你的榮耀時刻。”

其實,考慮的時間並不需要特別長,雖然好萊塢號稱不在意三大國際電影節,但是看著伍迪·艾倫這位曾經從不出席頒獎禮和影展的特異導演,在破戒出席911後第一次奧斯卡頒獎典禮之後,這一次他去的是戛納——以至於有人聲稱,在戛納或者說影展上看到個活生生的伍迪,簡直就像看到個奇跡。

好萊塢的奇跡都發生在了戛納,那麼再說這裏不在意它,是不是有點可笑呢。

瑞凡·菲尼克斯拿下了威尼斯影帝,是他真正成為好萊塢金童的開始。現在丹尼爾也有這樣一個機會,他事實上基本不可能拒絕這一邀請,哪怕隻是金棕櫚,也同樣夠勁兒了,畢竟後麵還有奧斯卡呢。

跟環球方麵溝通之後,好在觀眾試映會也基本結束了,現在要準備的是紐約的全球首映禮,那個時候丹尼爾當然已經在洛杉磯了。

“戛納影帝?丹,有把握麼?”

忙碌於《我的盛大希臘婚禮》和《盧旺達飯店》的戴維,這一次也關心起丹尼爾的事情來了。這會兒跟他也不是沒有關係了,這兩部電影都將歐洲市場作為主要發行對象,前者本身就是以歐洲國家來創作背景,連名字裏帶著希臘兩個字,至於後者。類似題材的影片如果在歐洲市場都拿不到足夠的票房,那麼全球其他地方也就不要妄想了。所以戴維非常重視,即便是丹尼爾拿下影帝,《鋼琴師》如果能拿金棕櫚,想必丹尼爾在電影愛好者眼裏將不再隻是《護戒使者》裏的精靈王子。而能夠承擔起反納粹、反屠殺、反戰這一類沉重題材的優秀演員,這對發行DD影業的兩部電影來說,完全是超級利好。

丹尼爾沒有料到戴維會問他這個,通常戴維會為他開心,但很少在塵埃不曾落地的時候,詢問這一類問題。可見,現在的戴維已經不僅僅是丹尼爾的朋友,而是真正地轉型成為了DD影業的CEO,一個合格的好萊塢電影製片人和製片廠老板。這是值得高興的事情,但偶爾也會引發丹尼爾的一點愁思,通常吃飽喝足之後,人們總會沒事找事地從葉隙中透出的陽光裏看到兩千年前某個哲學家,丹尼爾現在也是,一個單純的友人消失不再,值得他矯情幾分鍾了。

他給戴維的回複當然是不知道。

基本上也沒人能知道,和奧斯卡截然不同,戛納就靠九個評委來定輸贏,一切消息都在這九個人中間,除非有人泄露出來,一般來說沒什麼人能探聽到。具體到這一屆電影節,評委會主席大衛·林奇,是好萊塢導演,除此之外,莎朗·斯通和楊紫瓊多半也能算上。剩下的有來自丹麥、法國、巴西、智利的導演,以及印度尼西亞的國寶演員克裏斯汀·哈基姆。小眾電影市場一如既往占了絕大多數。

這一次匆忙趕赴戛納的行程當然無法做到無聲無息,也就沒法隱瞞無孔不入的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