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背後操作(1 / 3)

庫薩一直都知道丹尼爾在表演一道“天賦”驚人,但不論是《校園藍調》裏的胖小子比利·鮑勃,還是《魔戒三部曲》中精靈王子萊戈拉斯的試鏡演出,對丹尼爾而言,都隻是淺嚐輒止的表演。比利這個角色受限於校園背景,他隻是一個高中生,即便因為肥胖受到歧視,因為失誤而造成嚴重的後果,演員也不可能在這個角色上作出技巧繁複的用力過猛的表演,那樣隻會讓人脫戲。

萊戈拉斯更不用多說,他的角色設定已經定格了一個美男花瓶,根本沒有什麼餘地完成一個係統性的表演。

所以,庫薩實際上,還沒有見過火力全開的丹尼爾。

而現在,他親眼目睹之下,短短幾分鍾,一個陰鬱瘋狂,虛弱而故作強大的康默迪烏斯讓他幾近窒息。

這是屬於丹尼爾的華彩時刻,每一個麵部牽動、身形變化、手上的動作,乃至聲音無一不展現了非凡的控製力和感染力。

為什麼不?

庫薩這麼問自己,如果他是雷德利,為什麼不選丹尼爾?

雷德利當然並未如他所願,盡管不知道雷德利內心如何看待丹尼爾的演出。至少表麵上,他沒有露出明顯的傾向性態度。當然,事實上來說,這樣的主要角色也並不是一次短期的試鏡就可以確定的,他們必然還要交流兩到三次,關於電影、關於劇本,在這之後,發行部門可能還有其他的要求,最終才會給出一份彼此滿意的合同。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一切合適但不願意在宣傳期裏配合,那麼很可能這個角色就不會屬於你。

不過,一切最初始的條件,還是得到試鏡組的認可。

當前的好消息是,雷德利在接下來的一周內兩次和丹尼爾會麵,他們聊了羅馬老皇帝馬庫斯,這位羅馬“五賢帝”時代的最後一位,在真正羅馬史上和古代中國“堯舜禹”神話時代的最後一位——禹一樣,他們都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血脈,而非更賢能的人,這當然和劇本截然不同。

不過這都無關大雅,它並不是一部曆史紀錄片,而隻是一部英雄傳記,雜糅各種史實和創作而誕生的一個傳奇故事,沒有人會跟約翰·羅根——電影的編劇計較這些。

羅馬正史裏,馬庫斯將帝國傳承給了自己的兒子,也就是丹尼爾爭取的康默迪烏斯,然後從他開始,羅馬帝國毫無疑問地陷入了衰退,直到三百年後被日耳曼人攻進羅馬城!

這也為創作這個故事提供了曆史素材,羅馬帝國的轉折點,與一個真真假假的英雄故事簡直珠聯璧合。

隻不過在英雄故事裏,馬庫斯變成了一位智慧的,在生命的最後,決定將羅馬交還給羅馬人的賢德皇帝,而最終被自己瘋狂的兒子殺死篡位。

而英雄馬克西默斯,則理所當然的是神聖羅馬皇帝馬庫斯的腦殘粉,這樣一個完美無瑕、功勳卓著的皇帝,馬克西默斯崇拜他、尊敬他,不是應該的麼?

雷德利和丹尼爾就馬庫斯聊得熱火朝天,作為現代人,不會有誰覺得某一個曆史時期的皇帝是個聖人——那就是個笑話。當然,作為史實的信仰者,他們也相信馬庫斯確實卓然不凡。

丹尼爾將禹的中國故事講述給雷德利聽,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典故,以及他將皇帝位傳給了啟——他的兒子,中國世襲製皇朝的第一人。

除此之外,雷德利和他當然更專注於康默迪烏斯這一角色的討論。

他是羅馬帝國曆史上第一個生而為王的皇帝,但平庸、剛愎,而且神經質。這和大多數偉大權位者的血脈繼承人或者倫理繼承人的特征是一致的。你無法要求一個生來就籠罩在偉人的光芒之下的人能夠擺脫消極的情緒,奮發努力成為更偉大的人,極少,近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