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仁能夠看出師公的猶豫,他又怎麼能夠讓師公有絲毫的不忍心呢?自己跟著師公就是為了在師公那裏學習本領,若是師公不能夠對自己嚴苛,那麼自己又怎麼才能學到好的本事呢?
他一定要讓師公對他比對其他第一次更加的嚴苛,他明白自己這種人隻有在嚴苛的條件下才有可能成長,而這就是解救少林寺的關鍵。他必須在嚴苛的條件下學會少林寺的所有武藝,隻有這樣才能夠盡快幫助少林寺脫困。
自己,一定不能辜負懷仁對少林寺的心思,更不能辜負懷仁對自己的期望。自己一定會好好教的懷仁,會很嚴厲的對他,讓他知道什麼樣是好的。讓他能夠在這次的少林寺事件中展現出他最大的能力。
隻要他明白,所有的事情都是為了少林寺而做,他就會很欣慰。至少他能夠做到這些事情,就說明他能夠保護少林寺,至少他經曆這七大關了,便說明他有保護少林寺的心。
是誰阻止都不會有好的下場,都不會達到他想要達到的目的。
懷仁決定他會為了這後幾關的事情而努力,不會去計較師公說的其它話語,若師公執意要說,那麼他就當做沒聽見吧。
“我已經明白已師公的意思,這三關所需要的便是我的毅力和我的耐力。如果我有信心闖過三大關卡便能夠輕而易舉的成果,隻不過這輕而易舉需要耗費我多少的能力,是我所不能夠清楚的?有很多人都說有很多事情是你想做就能做到的,其實不是這樣的。有很多人很多事並不是他想就可以,難道說這七大關隻要我想想便可以通過嗎?並不是這樣。”
懷仁知道自己隻有一隻往下說,直到戳中師公心中的想法,讓他明白自己是多麼的堅定,師公才有機會告訴自己剩下的幾大關是什麼?
懷仁知道師公其實一直在猶豫,他猶豫著想讓自己闖過七大關,又猶豫著不想讓自己去。這七大關是師公心裏是何等重要的存在,懷仁他心裏是最明白的。這七大關其實自己並沒有辦法闖過,如果說真的想讓自己度過這七大關,那麼就必須要給自己一定的信心。
旁人的話不能夠幫助他,但師公的話,一定可以激勵他。至少師公是他敬仰的存在,若說這少林寺有一個人值得他佩服,那麼這個人就隻會是師公。其他人懷仁並不會在意他們說什麼做什麼,但是他會幫助他們保住他們的性命。
“有些人以為犧牲是很正常的事情,他是你想要做便可以做到的。但其實不是所謂犧牲,是在你能夠救別人的情況下才算作犧牲。若你你的死對別人來說是一種阻礙,是一種絆腳石的話,那麼你的死就並不算是一種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