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連少林寺的人都不承認,那麼,他的存在又有何意義呢?他付出的這一切又有何意義呢?他不明白,自始至終自己都沒有做錯過任何事情,為什麼這些人要這般的逼他。難道一定要把他逼入絕路才算是對他最好的解脫嗎?
“師公跟我說心裏話,從始之終,你有沒有想過你所做的這一切會傷害多少人?你總覺得這七大關卡是為了別人好,為了少林寺好,為了我好,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外人知道自己說這些話確實有一些不對,可是他就是要把這些話統統都說出口。他不相信師公不知道他為了什麼,他不相信師公不知道今天他付出了多大努力才做到這些事情。
懷仁知道師公說的這些話有多少的苦澀在其中,其實每個人都有身不由己的時候,不讓他和師公都一樣,師公怎麼做。或許真的有一些他自己的情況在裏麵,可是他自己也是希望別人好的,難道不是嗎?
難道他真的能夠忍心的看著自己就這般的糊塗嗎?他明白自己所做的這一切是為了什麼,也知道自己的這一切可能並不會得到別人的誇獎,可是他願意為了別人付出,這邊是他最想要得到的一切,難道不是嗎?
他不想要知道怎樣的付出是自己能夠得到回報的,怎樣的人才是他想要接觸的怎樣的環境才是他能夠度過的嗎?人隻一次,或許真的是不能夠對人們所景仰。
“師公,不論你說什麼做什麼都不能彌補你曾經犯下的錯誤。難道說你今天說你彌補了,你今天說你曾經錯了,那就能夠將你昨天做下的錯誤給隔絕嗎?難道說你隻因為你自己說你做錯過你就不想要再責怪自己了嗎?”
懷仁知道自己說這些做這些都是一堆師公的批判,可是他沒有辦法,他必須要將自己的心裏話說出來。或許懷仁不知道自己說這些最後會變成什麼,但是他知道他必須要說,如果說他不把心裏話說出來,他總有一天會被這些心裏話給拖住的。
他總覺得自己說的這些是對的,確實是對的,如果不是他說的這樣,那麼這件事情還會變成怎樣呢?是公從來都沒有覺得自己做錯過,看著師公這般坦然的模樣,懷仁就覺得很生氣。
懷仁知道自己不能夠原諒師公的所作所為,他知道自己雖然在其他方麵不一定能夠比得過師公。或許他不如師公有能力,不如師公受尊敬,不如師公風險得多,但是他能夠做到他自己,他能夠精心的照顧自己想要照顧的人。
連他進入三大關卡的時候都會好好的想一想,可是師公卻沒有,這說明什麼?說明師公並不值得別人尊敬,一個不值得別人尊敬的人卻遭受了這麼多的事情,這說明什麼?
說明他咎由自取,懷仁一點都不心疼師公的所有付出?因為在他看來,師公的這些付出都是沒有用的。師公做得越多就錯得越多,他之所以會這樣便說明這些人這些事情是他想要通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