轎攆在昭雲宮門前停下,立即有宮女迎上來,俯身一拜道:“參見公主殿下。”接著起身立於一側,等著她步下轎攆。
沐璃下了轎,隻帶嫣紅朝裏走去,留下翠綠和抬轎的一幹太監在外頭候著。那宮女跟上她們,與嫣紅一左一右垂首走在她身後半步遠,邊走邊開口道:“南書房傳話說皇上禦駕已經朝這邊過來了,皇後娘娘此刻正在殿中,公主這幾日閉門不出,娘娘十分憂心公主。”
“知道了,我自會向母後請罪。”沐璃腳步未歇,思緒分亂如麻,連日來自己憂愁也罷了,倒叫母後擔心一場。說起皇後孟氏,或許是比長姐小了一歲有餘的緣故,母後仿佛總是偏愛自己多一些。
幾句話的功夫,三人已經來到正殿。沐璃看見正倚在榻上假寐的皇後,上前行禮道:“璃兒參見母後。”
皇後聞言,半晌才緩緩睜開鳳眸,朱唇輕啟:“我的璃兒長大了,有了小心思便躲著你父皇,連我這做母親的,竟也數日見不著你的麵。”這一席話酸酸的,半嗔半怒,又似夾雜著一點委屈,從鳳臨天下的國母口中說出來著實奇怪,沐璃聽了忍俊不禁,心中暗笑母後越發像個孩子了。
“沐璃知錯,還請母後責罰。”她低垂眼簾,朝著皇後又是盈盈一拜。即便知道往常這種時候隻消溫言軟語哄上幾句,母後便會喜笑顏開小事化了,可這會子她起了玩心,卻故意一本正經要向她領罰。
孟氏這時才正了正身子,有些無奈的輕笑,抬手朝沐璃招了招,雲袖輕擺,上麵金線繡成的鳳凰栩栩如生:“傻丫頭,還不過來讓母後瞧瞧,幾日不見,怎麼消瘦了這麼許多。”
沐璃這才起身,蓮步輕移至孟氏身側坐下,眼中含笑,可無論如何掩飾,這笑中仍隱含憂愁:“向來窈窕淑女君子才好逑,母後瞧女兒如今身量纖纖,該高興才是。”
“你這孩子,何時也學會說這些不著調的。”孟氏心中微歎,知道她此話一語雙關,和親之事已成定局,如今無論什麼君子怕是都逑不得她這個寶貝女兒了。
她略一皺眉,接著道:“本宮又何嚐舍得讓你遠嫁異鄉,何嚐不知你不願委身於素未謀麵的男子,你從小就是個有主意的,可這次和親,東炎國直言非嫡出公主不娶,兩國交戰已久,戰事膠著不分勝負,長此以往邊關百姓民不聊生,將士心力交瘁,國不定邦不安,你父皇他。也是沒有辦法。婉兒年前就已訂下婚約,如今隻有委屈你才能和平解決戰事。和親之事非同小可,事關兩國能否休戰交好,璃兒,若最終你要遠嫁東炎國,無論如何,母後傾盡全力也必會保你性命無憂。”
說著說著,孟氏眼中隱含淚光,自是不舍親生女兒走上和親之路,一雙美眸幽然若泣。
沐璃正欲開口,隻聽外頭太監扯著嗓子喊道:“——皇上駕到!”
話落,一中年男子應聲踏入殿中,隻見男子身軀凜凜,相貌堂堂,眉如利劍,虎目含星,身材偉岸。一身明黃色龍袍,腰間玉牌隨著他邁開的大步胡亂搖晃著,麵上不怒自威,舉手投足之間帝王風範盡顯。
這時孟氏已經起身,沐璃跟在她身後,一屋子宮女太監早已伏跪在地,二人上前兩步俯下身子行禮:“臣妾參見皇上。”“參見父皇。”
沐中天一揮手示意眾人起身,自己順勢在上位坐下。宮女呈上晚膳,皇後與沐璃各自落座。
席間,沐璃神思飄忽不定,桌上的佳肴也幾乎未動,一心琢磨著如何向父皇開口拒絕和親。不想沒等她開口,皇帝卻先清了清嗓子發話了:“璃丫頭可是有話要和朕說。”
沐璃聞言起身,心思卻是百轉千回,福了福身子道:“父皇聖明,女兒有一事相求。”
“要是和親之事,就不必再議了,吃飯吧。”
沐璃一愣,未曾想皇帝會如此決然,竟連申辯的機會都不給自己,在這件事上,她覺得父皇像是變了一個人,以往對她千般嗬護百般寵愛的,還是眼前的父皇嗎?心裏的怒火一下子被點燃,她沒有坐下,反而將脊背挺的更直,一字一句道:“請恕女兒不能從命!若父皇執意下旨賜婚,沐璃便在此長跪不起!”說著,款款走到大殿中央,朝著上位筆直跪了下去,眼裏有著令人無法忽視的倔強。
沐中天神色一凜,驟然怒道:“胡鬧!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你已年滿十六,又沒訂下婚約,和親人選非你不可,婚姻大事豈能由你自己說了作數!”
沐璃一動不動跪著,蹙著眉不吭聲。孟氏這時也察覺到皇帝是真動了怒,起身有些急切道:“皇上,璃兒年紀小不懂事,還請皇上息怒,先回寢宮歇息,臣妾定會好好勸誡她,不許她再胡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