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有那麼一天,人們發現,好像製造一艘離開巨械座的飛船,也並不是什麼癡心妄想。
三大核心係統相繼取得了突破。第一個突破來自陳慕樁,他率先破解了巨械β水循環係統的全部工作原理。這是最容易的一部分,因為水循環涉及的都是已知的物理過程,工程難度在現在看來,也還算能接受。
於是就開始了漫長的實驗。從此巨械α一天天地隆起了一個巨大的水球,它隨著時間而膨脹,轉移著巨械β那片汪洋的水。那種經過刻意加工的水質清澈無比,把能量係統的光芒折射得分外奪目。
第二個突破主要歸功於錦裏和若夕,他們聯手拆取了巨械γ碳氧循環係統的幾種關鍵零件的標本,錦裏移居巨械α時悄悄帶了過來。
曾有文章說以等星文明當前的實力,複製一套碳氧循環係統會麵臨最多一千多項技術困難。對這種說法,錦裏最是持懷疑態度的,這個數字太大,大到不像一個認真計算過的結果。他猜想得出這個數字的過程大概是這樣:再生工廠,一百多項技術困難;換氣走廊,二百多項技術困難……其中再生工廠,驅動裝置有十幾項技術困難,疏通裝置有二十項技術困難……
但是你換一個角度,從整體上看,可能就沒那麼難。因為每個部分遇到的困難可能是相似的,我們可以互相得到經驗。
在起初的兩個多月的時間裏,研究員們沒有因為錦裏帶來的這些標本而研究出什麼深刻的原理。但錦裏經過不懈探索,某天他自己發現,碳氧循環係統的幾乎每套子係統都可以簡化成動力模塊、功能模塊、傳輸模塊和排錯模塊等幾個部分,而不同子係統的相同模塊的技術困難是幾乎同構的。這樣一來,實際麵臨的技術困難可以說是大大減少了。
剩下的事情多虧了若夕的奔走,她製作了碳氧循環係統一些關鍵難題的微縮模型,動員巨械γ的大量工人一起來玩這個解題的遊戲——別小看這個工作的難度,在如今的巨械γ,即便是這種沒有多大趣味的遊戲也是一萬分不提倡的。
就這樣,巨械α試圖複製的那一套小碳氧循環係統,好像磕磕絆絆地也能走下來了。如今可謂萬事俱備,隻欠一艘星際飛船。
再過不多久,巨械α就要首次嚐試脫離其他三顆恒星獨立運轉了。這場實驗就要迎來高潮。蒼岷在巨械β的指揮艙遙望巨械α,一個念頭忽然竄進她的腦海:巨械α什麼都有了,為什麼還要造什麼飛船?誰規定飛船必須有外殼,誰規定飛船必須會噴火,誰規定飛船必須高防護?為什麼巨械α自己不能作為一艘飛船?
她心跳逐漸加速,意識到自己就要解開最後一道枷鎖。她不敢告訴任何人,包括婉星雲,她害怕,沒理由地害怕。她要把巨械座放出牢籠了。
蒼岷一刻也不敢停地趕往巨械α,花了些時間繞雪赤道轉了一圈,不斷用手敲敲打打,像是在檢查什麼。沒有人知道她在做一件瘋狂的事,也沒有人來打擾她。
巨械α獨立運轉的實驗進行到第二天,巨械座開始停電。巨械四星無一例外,史無前例地停電。有傳言說是巨械α被搞崩了,能量係統熄滅了,我們迎來了世界末日。陳慕樁看出是有人在盜取能量係統的全部能量輸出,但他沒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