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夢中家鄉(1 / 3)

要上初三了,我覺得在那邊有很多的義務勞動,耽誤了太多學習時間。於是,我說服了爸爸讓我回鄉,是的,人總有一顆厭倦漂泊的心,不管你飛得再遠!故鄉總是你倦後的棲息地。所以,我頂著對家人的思戀,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家鄉,開始了我青春最重要的一段旅程,也是一段寄人籬下的苦旅。

當我在火車上睜開雙眼時,看見了一棵棵翠生生的竹子,那麼倔強盎然地挺拔在江南的煙雨裏。對於我們這些見慣風沙和單調白楊的人,它多姿的色澤是多麼的誘惑,更是一種溫暖和撫慰。我按捺住那顆激動跳躍的心,久久的沉浸在這些景色帶給我的震撼裏。

剛開始的興奮,被後來入學等問題漸漸的撫平,由於我是寄宿在姑姑家,所以我的大小事情都由姑父管理,他覺得送我去好的中學學習,是一件浪費錢的事,於是把我安排在一所差的中學。

到校報名時,是一個女老師接我的。她問我,報到單上是幾班,我說是一班。她用那雙丹鳳眼,上下把我打量了一遍,然後不屑的道:“聽說,你們那邊的教學質量不好啊,上一班你跟得上嗎?我看還是上二班吧!”說著,她巧筆一揮,我就成了二班的了,那時我不知道,一班和二班的區別,隻是覺得她的話讓人很生氣。

我很想問她:老師,您是教語文的吧!‘聽說’二字的意思是什麼還要我提醒嗎!但是那邊的種種經驗告訴我:我最好什麼都不要說。

後來,我才知道:在這邊的中學,一班和二班之分就是快班和慢班的區別。這本來就是一個比較差的中學,現在又分在差班,聽著那索然無味的課讓我感覺是一種浪費光陰,我常常在想這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明明都是一樣,卻有那麼強的地域之分,到那邊,那邊瞧不起外邊過去的,而這邊卻又瞧不起那邊過來的,兩邊的人互相抵製嗎?

寄人籬下,再沒有人再耳邊不停的嘮叨;也沒有父親對我的“棍棒交加”;當然也不會有人會像父母那樣時刻關心你。看著姑姑罵姐姐時,我心中難過無限;當看到姑姑為姐姐買新衣服時,我心中更是一片感慨;當看到姑父為姐姐高額的學費而辛苦奮鬥時,我終於忍受不了心中的思念,撥了遠在它鄉父母的電話。聽著他們的教誨,我淚如雨下,什麼也沒說,認真的聽著。

到月底交話費時,姑父指桑罵槐的教訓姐姐說,不知賺錢的艱辛,隨便的打電話,我聽著聽著,低頭不語。

住久之後就有矛盾,加上姐姐隻比我大兩歲,吃睡在一起,又有著迥然不同的習慣,所以兩人最終會吵架,姐姐脾氣比較急,我又在青春叛逆時期。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兩次吵架,都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一次,我們兩個當著眾親戚的麵打了起來,我們毫無懼怕的拿著剪刀,衝向對方,然後,被親戚拉住,姐姐被拉到下麵去睡覺,我就跑到樓上,一個人靜靜的流開始想我的父母和朋友。

不一會,我就聽到了姐姐的罵聲和眾親戚的勸慰聲:“你幹嘛和她較真啊!她脾氣又暴躁,家長又不在這邊,又不聽勸......”想想都覺得悲哀,我的淚更加泛濫,是啊,誰叫我的父母不在身邊。

還有一次,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吵了起來。我記得,姐姐氣勢洶洶的指著後門說:“滾,這是我的家,不是你家......”雖然她說的隻是氣話,但是她的“滾”字說得很重很重,我呆住,睜大眼睛看著她,淚水快流下來時,我便使勁向後山跑去,待坐下之後放聲大哭,仿佛這裏是我的避難所。

竹林密密的一片,地上落了厚厚的一層竹葉,眼淚掉在這些幹枯的葉子裏麵,像是滴落在心裏的酸澀,哭了好久,覺得累了,開始想事情,覺得我的生活,好悲涼,可是這是我自己選擇的路,我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呢!

過了一會,身後,傳來了“吱吱”的聲音,姑姑叫了我兩聲,我忙擦幹了眼淚。背著她說了句:“姑姑,我沒事,隻是坐一會!”姑姑走過來坐在我旁邊,說了些姐姐脾氣不好,我要理解的話,看著她眼裏的擔憂和煩惱。我突然好想把她當作媽媽,撲進她的懷裏,靜靜的哭一會,但她始終是姐姐的媽媽,不是我的,我的在很遠的地方,是不是也這般擔憂她的女兒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