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007(1 / 1)

鳳城一中座落於老城區的東北角,始建於1919年,是河北省最早創辦的中學之一。學校占地百畝,最高建築是校門口傳達室旁的一個鍾塔。鍾塔在建校的時候被樹起,站在那裏整整七十年。它的鍾聲把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從睡夢中喚起,掙紮著奔向朦朧不清的前程。鳳城人對這鍾聲也極為熟悉,沒有鍾表的時候他們判斷時間的依據就是學校的鍾聲和製藥廠的汽笛。

秦冀安出任校長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鍾塔拆除,給學校裏安上電鈴。他習慣用一些小事來表達自己的態度,倒下的鍾塔代表著一個嶄新時代的到來。老師們對秦冀安的印象比較多樣性,有人覺得他頗具文藝範兒,他那一手二胡連關鶴祥都讚譽不絕;有的人認為他十分刻板,他一年四季都要穿著雪白的的確良襯衫。事實上秦冀安絕對是一個百折不撓的踐行家,他主張把每屆的自費生數量由原來的八十擴展至一千,增加的財政收入用於校園基礎建設和引進高端教學人才。短短五年,學校的圖書館宿舍樓實驗樓等十二座建築陸續拔地而起,在校生規模由原來的三千增長至八千,特級教師從一個增加至九個,高級教師從五個變成三十六個。學生對秦冀安的印象比較單一,因他生了副相當肥厚的嘴唇,好像電視劇裏的釋迦牟尼,就送了他一個“老佛爺”的綽號,背地裏稱他為“佛哥”。

秦冀安與齊茂奎在誌輝大酒店的貴賓包房裏把酒言歡,互相吹捧。秦冀安感歎齊茂奎是商界奇才,齊茂奎稱讚秦冀安是改革先鋒,秦冀安擺擺手:“哪裏哪裏,離不開全校教職工的一起努力。”這顯然是謙遜之語,因為接下來他開始闡述鳳城一中在他上任後所取得的成績,提到了校園的變化,提到了全省五十強的稱號,提到了升學率的飆升,還提到全國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冠軍龍斯羽,故意凝聚的眉梢掩飾不住內心的自豪。這是齊誌輝第一次聽到龍斯羽的名字,不過在當時他並未在意,秦冀安喋喋不休的話語和他手上一根接一根的香煙都讓齊誌輝如坐針氈。

很多人喜歡龍斯羽,每個喜歡龍斯羽的人都能找到喜歡他的理由。秦冀安喜歡龍斯羽是因為龍斯羽的學習成績,龍斯羽在鳳城一中初中部的時候就勇奪全國奧數冠軍,讓從事了多年教育工作的秦冀安刮目相看。在隨後的夏季的招生考試中龍斯羽以差17分滿分的成績在四千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這簡直讓秦冀安喜出望外。秦冀安毫不掩飾對龍斯羽的溺愛,在很多次教研會上公開表示,若是將來九八屆的學生能有人考取清華北大,這個學生一定是龍斯羽無疑。老師們喜歡龍斯羽是因為龍斯羽的才華橫溢,每當他們懶於解答其它學生問題的時候,就以提問的方式借力龍斯羽。龍斯羽抿著嘴唇晃到講台上,擎一隻粉筆在手裏,低頭思索片刻然後行雲流水般寫出難題的解,步驟清晰。龍斯羽還獨創一種“樹表學習法”,這種把學科內的知識係統地描繪在一張大紙上的做法全景展現了一個學科的全貌,尤其對曆史地理等文史類學科最為有效,受到很多老師的推崇。長輩們喜歡龍斯羽是因為龍斯羽樂於助人彬彬有禮,完全沒有幹部子女那種飛揚跋扈的氣息。他的父親龍鼎先在中軸廠當副廠長,平日家裏親朋好友街坊四鄰來往頗多,所以在接人待物方麵對他的要求極為嚴格。他那滿屋可作牆紙的獎狀就是典型的實例,可以用來數落自己不爭氣的兒女。小朋友喜歡龍斯羽是因為龍斯羽是一個武林高手,一條雙截棍在他手裏變幻無形虎虎生風。很多孩子早上不賴床的原因就是可以在家屬院的空地上看龍斯羽打拳,他們把他視為偶像,說他是洪七公的徒弟,會打狗棍法和降龍十八掌。洪七公是假,有個師傅倒是真。龍斯羽的師傅就是當年拳打九州十八縣的“冀南拳王”嚴井開,英雄暮年回到鳳城開館授徒,門下弟子近千人,大多是尋個玩耍的去處,能說的上繼承衣缽的也就那麼三五個,龍斯羽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但是齊誌輝不喜歡龍斯羽,他這種差生從心底對好學生有一種本能的反感。後來的事實證明,他的反感絕非毫無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