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自己下山以來第幾次丟東西了?
練岐山滿臉欲哭無淚地看著小木匣,心頭陣痛不已,鬱悶至極。
林茗芳看著練岐山此刻傷心無比,小心翼翼地叫了他一句:“恩公,要不盤纏還是我出?”
聞言,練岐山頓時收起了悲傷,仿佛打了雞血似的,一臉嚴肅道:“不行!”
然後,他從腰間取下了明皇劍,不住地歎息,看來自己這次不但弄丟了價值連城的元陽參,現在連這柄絕世神兵都要賣掉了。
練岐山咬了咬牙,狠下心來,對著林茗芳說道:“龍鼎閣內,陳山不曾有相熟之人,還請掌櫃的幫忙帶路。”
林茗芳見練岐山一臉痛惜卻又堅定,內心深處也是不住地歎息,暗暗責怪這位恩公為什麼就是不能接受自己感恩的饋贈呢?
心裏頭,遺憾的想法一閃而過,林茗芳卻沒有表現出來,神情並無任何波瀾,她聽了練岐山的請求,笑著說道:“雖然我茗芳樓不過是一座尋常食府,但所謂民以食為天,龍鼎閣內,也是有著不少的高階執事,極為熱衷於我樓內酒菜,正好,妾身識得一位閣內的銀袍執事,倘若恩公堅持己見,妾身可以為恩公引見一番,此外,妾身聽聞坊間傳言,這位銀袍執事,極有可能是一位丹玄境界的武者喔。”
“那就有勞林掌櫃了。”練岐山抱拳謝道。
雖然趙淩空押鏢至龍鼎閣時,練岐山曾隨他去過一次,看見了趙淩空與一位金袍執事相談甚歡,但畢竟人生地不熟,終歸還是要林茗芳帶路的。
隨後,林茗芳便吩咐了店小二叫來了一輛馬車,二人便就此去往龍鼎閣。
馬車上,林茗芳笑著問練岐山道:“恩公可知,這龍鼎閣的確切由來?”
練岐山隨即應道:“龍鼎閣,全稱為龍華寶鼎閣,一千年前的亂荒時代,一代富商張遠山與浮屠大帝相識,並全力協助大帝征戰天下,等到大帝蒞臨天下,君臨四海時,賞賜了張遠山一座龍華寶鼎,張遠山以此為根基,廣納天下奇珍異寶,建成了龍華寶鼎閣,也就是今時今日,擁有天下巨富以及世間第一藏寶閣之稱的龍鼎閣。”
不過小半柱香的時間,二人便來到了龍鼎閣前,林茗芳賞了馬車夫一貫銅錢,令他在此等候,稍後便返。
龍鼎閣位於清溪鎮的邊緣地帶,此地人煙稀少,房屋不過數列而已,照理而言,似龍鼎閣這般聚寶斂財的大商行,應當極其看重門麵地段,憑龍鼎閣天下首富之名,想來是不會缺少了購取繁華地界的錢財。
然而,千年前的首代閣主,一代奇人張遠山曾經說過:“我龍鼎閣身為天下首富,不論身處何地,繁華也好,寂寥也罷,全然不會影響我之繁榮昌盛,龍鼎所在,皆是福地。”
因著始祖張遠山的豪言壯語,後世的龍鼎閣傳人,縱然在閣中生意上有通天手段,驚世之才,也從來不在分閣選址上花費太大的功夫,於是乎,龍鼎分閣的設立是一個比一個偏僻。
然而令世人驚歎的是,幾乎每一個龍鼎分閣的設立,都會導致當地繁榮昌盛起來,為之帶來大量的財富,正如清溪鎮一般,在龍鼎閣的分閣落戶在此之前,這裏不過是一個尋常小鎮罷了,可自從龍鼎分閣在此紮了根,清溪鎮一日比一日繁盛,當真是如火如荼,蒸蒸日上。
雖說龍鼎閣不注重所處地段,但是門麵卻還是極為重視的,正如眼前二人所見,一座金碧輝煌,華麗至極宛若宮殿一般的五重樓閣,傲然矗立於此。
行至龍鼎閣前,映入眼簾的,是一座以黑金鑲鑄的三足兩耳鼎,其上有繁複雕紋,盤龍繞鼎,想來這應該是一尊仿製的龍華寶鼎。
隨後便是一扇朱紅大門,門環金製而非銅,華貴非常,院門高大古樸,莊重肅穆無比。
正門上方,鑲金漆木牌匾高掛其間,上麵以草書著墨,龍飛鳳舞地寫著“龍華寶鼎閣”五個大字,落款卻是中正平和,充滿浩然之氣的方正楷體,極為端正地寫著“納蘭容歡”四個字。
“納蘭容歡?此人莫非是納蘭聖人的後世子孫?”練岐山喃喃道。
林茗芳很是驚詫地看了練岐山一眼,仿佛對他不知道納蘭容歡是誰感到極為地震驚,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
練岐山注意到了林茗芳的神情變換,於是問道:“怎麼了掌櫃的,莫非此人相當有名?”
林茗芳的神情愈發古怪了,心裏頭愈發好奇,這少年郎怎地就如此不曉世事,他家裏人居然也敢放他出門闖蕩。
然而,好奇歸好奇,林茗芳還是耐著性子解釋道:“恩公,這牌匾上留書之人,便是甘梨書院的當代院長,浮屠王朝的當世聖人。”
說罷,練岐山清晰地感覺到了,一股發自心底的崇敬之情從林茗芳的內心翻湧而出,仿佛這是她這輩子最為敬仰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