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沒有幾個朋友,因為她始終認為人生得一知己足以,所以她不會去主動接近她身邊的同學,同學也會因為那張沒有表情的臉疏而遠之,不過她身邊還有兩個朋友,一男,一女。
女孩兒是她的好夥伴,男孩兒是她的知心朋友,很純潔的那種。丫頭隻是想幫助他,他是一個特別的男孩耳兒,有著和她幾近相同的性格,隻是他沒丫頭理智。因為這個冷麵男孩的出現,丫頭的生活沒有那麼平靜了。
流言蜚語幾乎讓她窒息,別人對他的態度也不同了,所有人都認為他們戀愛了,還是所有人公認的早戀。
對於老師和家長眼中的好孩子的她老說,這樣的變故是她沒辦法接受的。
丫頭想過放棄與男孩之間的友誼,因為她太累了。但又不放心男孩,怕傷害到她,最後她選擇了承受,所謂的走自己的路,隨便別人怎麼說。她從來都不愛解釋。
爸爸無意中看見了他們寫的信,心平氣和的談過之後,丫頭第一次體會到了父母對自己的不信任。
老師也找她談過,丫頭很平靜的解釋著,但老師不相信的態度讓她從椅子上起身走開,她知道自己那樣做很不禮貌,但她很傷心,所有人給她的壓力集聚起來,她終於哭的那麼徹底。
失去的這一切永遠都找不回來了,她開始回避男孩,也許那樣做不對吧,她還是會給他送去關心,隻是丫頭覺得很累。
她不許他再叫她丫頭。
她給人的感覺更加憂鬱了,眼神又夾雜著犀利。她一直坐在班級的最前排,不要同桌。她的眼神會嚇跑想和她說話的人,可是她覺得很好,仿佛孤獨是一種享受。
她變得暴躁了,但不與人爭吵,隻通過自己的情緒來發泄,發給自己。
再後來她開始戀愛,換了一個又一個,連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找什麼,沒有一個人讓她動心,她隻是想找個人來陪,不至於讓自己太過寂寞,結果她更累了。
身邊的朋友說她變了,她隻能莞爾,站在他們的位置想想,她真的變了,變了很多。
她太失望了,對身邊的一切都很失望,別人的看法早已不重要。
成績沒變就好。
初中生活結束後的一個假期,她又見到了那個許久未見的男孩兒,說不出心裏是什麼滋味,有些人和事早就變得陌生了。
她沒有拒絕男孩的邀請,吃飯、散步,他也說她變了,在他印象中,丫頭的聲調不該有那麼高,不該變得那麼成熟。
其實,她隻是懂得承受了。
丫頭不見了,沒人比我更了解她。
沒錯,我她就是四年前年前的我。丫頭……她真的離我好遠了,不再喜歡丫頭這個名字,因為曾經叫我丫頭那個人在我心裏早已沒了蹤影,丫頭的稱呼也就不再有任何意義,隻是會懷念丫頭的純真與善良,但與那個人無關。
現在我甚至討厭丫頭這個稱呼,但在她麵前我還是會有種自愧不如的感覺,單純和善良畢竟還是很難得的。
還是比較喜歡“寶貝兒”吧,從那一刻起,我就決定隻做一個人的"寶貝兒"。
那麼丫頭,再見!
每個人都會跟曾經的種種說拜拜,我相信,說拜拜不一定就是失去或者遺憾。
同樣,也不是每個人或者每件事都可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些畫,應該還在,我是一個不習慣丟掉舊物的人,或許,有一天當我重新整理出那些所謂的“作品”時,會讓自己知道,其實,我也是年輕過的。
哦對,好像就是他給我養成了一個我自認為很是良好的習慣。寫日記。
那時候,把很多很多的不被理解和相信統統的發泄在本子裏,到現在為止,我已經有好多好多的日記,很漂亮很漂亮的本子。
過去的永遠都是過去的,不用去考慮是否重要,留作回憶就好。人的一生中有很多陪我們一同走過的人,我們隻需記得現在誰還在我們身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