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常言的稿件見報以後,引起相當大的反響,省內外媒體紛紛轉載。
朔方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視,在稿件發表的第二天就成立了由副省長高攀峰掛帥,由省市紀檢委、公安局、煤礦安監局等單位組成的聯合調查組,重新調查仁義溝礦難事件。
程盛發在被聯合調查組控製起來的當天就交代了事件經過,果然和常言了解到的一模一樣。程盛發說,從那天起就想到了今天的結局,這一天早來晚來,早晚會來。他說,一年多以來,經常吃不香睡不好,睡下就覺得腦後有股陰風,似乎是仁義溝裏的冤魂在找他討債。有好幾次,他半夜驚醒,黑暗中恍惚看到那個名叫辛孟林的礦工直愣愣坐在他的床上,形銷骨立。還有好幾次,他在睡夢中覺得脖子被人掐住,想喊又喊不出來。更奇怪的是,第二天發現自己的脖子竟然真的有一道印痕。
仁義溝出事以後,程盛發到北嶽廟燒過香,到西州的天主教堂裏求過上帝,還一個人跑到仁義溝的井口前麵,對著那裏供奉的“窯神”——太上老君,重重地磕過幾個響頭。甚至他還托人找到馬烈的門上,請他幫自己指點前程,哪怕把名字改成什麼貓三狗四都成。但是去過幾次,馬烈就是不肯見他,隻給他傳了六個字出來:“人在做,天在看。”
程盛發一直有種不祥的預感,好像一塊巨石懸在自己頭上,當見到聯合調查組的人員時,他長出了一口氣,這下,石頭終於掉到了地上。在交代完一切之後,程盛發說:“今天晚上,我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聯合調查組下令打開井口,羅山茂帶著救護隊員下井,搜索了一天之後,在巷道深處最早發生透水的工作麵發現了辛孟林的屍體,抬出來時已是一具白骨。辛孟林被抬出來時,常言上前要打開裝屍體的袋子看一眼,他說:“這麼長時間了,我還不知道辛孟林長什麼模樣。”羅山茂堅決地把他攔住,說:“你還是給自己留點想象的空間吧。看過之後,恐怕你一輩子都會有陰影,再也說不出什麼現實很骨感之類的話了。”常言看著四名救護隊員抬著擔架遠去,心中想道,他們兄弟終於相會了,不過是在另一個世界。希望那邊的世界比這邊更好一些吧,天堂裏沒有塵肺病,沒有礦難,也沒有黑監獄、黑工廠。
那應該是一定的。他想,要不然為什麼隻見到這邊的人到那邊去,甚至自殺了過去,卻不見那邊的人到這邊來?
站在仁義溝煤礦的井口,常言回想起往事,第一次來時,這裏人聲鼎沸地搶險,他化裝成礦工家屬采訪;第二次來時,他扮作旅遊者在這裏暗訪,險些被礦上的人關起來;第三次來時,已是真相大白之日。再往前追溯,三十年前他父親來采訪時,這裏還是大力發展鄉鎮企業,“有水快流”的典型呢。三十年彈指一揮間,物是人非。第一次來看到的那條標語“安全第一”,第二次來時脫落成了“女王第一”,這次再看,已經完全脫落光了,就好像那裏根本不存在過什麼標語。
時光百代逆旅,生命匆匆過客。那麼,千百年後,有什麼證據能夠證明有辛孟貴兄弟兩個礦工,有常言這個記者存在過嗎?想到這常言突然有些悲觀,也許千百年後還存在的,隻有一張發黃變色的《發展道路報》。那好吧,我此刻正在用這張報紙記錄下今天發生的這一切。想到這裏,他又覺得自己的工作有了幾分偉大意義。
此後的調查進程很順利也很簡單,半個月後就做出了事故結論。常言發出後續報道:
仁義溝裏不仁不義
朔方省嚴肅查處一起礦難瞞報案件
本報訊(記者常言)一年多來飄在仁義溝煤礦上空的疑雲終於正式散去,昨天,西州市警方公布了對仁義溝礦難案件的偵破結果,同時省紀檢委和安監局也公布了對涉案人員的處理結果。
現已查明,一年前發生在平梁縣仁義溝煤礦的礦難,是一起重大責任事故。事故發生後,仁義溝煤礦未按規定立即報告,在有關部門對其核查過程中拒不承認,蓄意瞞報,並且隱瞞下井人數,損毀井下原始資料。事故發生後,礦方采用轉移遇難礦工遺體,偽造火化證明、支付高額封口費等手段,將這一事故極力隱瞞。在記者舉報下,西州市有關方麵組成聯合調查組,最終查明了事實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