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李長民上任以後,改變了高攀峰時期大力招商引資,注重企業改製的方針政策,迅速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城市建設上來。因為這個時候資金對他已不是主要問題,正趕上國家抵禦金融危機,投了四萬億元巨資拉動內需,建設項目幾乎是報上去一個批一個。趁著這難得的良機,李長民爭取到了大筆的資金,在西州城裏大拆大建,大興土木,首先拆掉了高攀峰手裏蓋的“新加坡”立交橋,建設城市快速通道,然後大張旗鼓地開始進行舊城改造,引進開發商,拍賣土地,拆除舊房,蓋起新樓。同時,他又大力恢複西州曆史上的古跡,重新建起了古西州城門,翻修了西州城裏已經成為殘垣斷壁的弘法寺,還在西州河的一處地方隨手一指,建起了曆史傳說中的西州古渡。按李長民的意思,是極力想把成吉思汗墓給找到重建起來的,隻是如同前麵講過的,實在找不出半點線索,就索性在西州城外找了塊地方,建起一座“天驕大營”,發展成一處人造旅遊景點。
一時間,西州城裏處處拆房、處處蓋樓、處處修路,最多的時候有四十多個項目同時開工,整個西州城變成了一個碩大的工地,飛土揚塵,四處堵車。如果此時從衛星上看去,整個城市就像剛經曆過一場地震,或者一場戰爭,像是剛遭受過轟炸的樣子。西州的市民傳說,雅安地震以後,總理坐飛機趕赴災區,飛過西州上空的時候向下望了一眼,很奇怪地問身邊工作人員:“這麼快就到了?”
有幾個仗著自己背景深厚,不肯拆房讓路的釘子戶,李長民對此有的是辦法,今天派工商局去查,明天讓稅務局上門服務,後天去的也許是公安局的經偵總隊。反正這些人的公司沒有幾個沒毛病的,這裏找不出來,那裏總找得出。查到最後的結果都是乖乖向李長民服軟。高天一有個開發項目,按照李長民的規劃要拆掉三分之一,用於修建西州古渡。這高天一是個識相的人,沒等李長民上門就自己主動拆了。李長民見到高天一時表揚了他的覺悟,對他說:“聽人們說你很牛的,蓋收費站的港商也拿你沒辦法。現在看來,覺悟很高嘛!”高天一嘴上說配合政府,心裏恨透了李長民,這一拆他的損失大約上千萬。不過李長民投桃報李,很快在另一處地方給他批了塊地,為他補回了部分損失。這一來高天一又對李長民感謝萬分,逢人便誇。看來想和一個人關係好起來,最好是先坑他一下。
由於李長民拆房子的速度與力度,西州市民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名叫“李指導”——意思是他指到哪裏,哪裏就應聲倒下。
應李長民的宣傳要求,常言在報上發了一條消息。
再造一個“舊西州”
西州在城市建設中發掘保護曆史文化
本報訊(記者常言)今年以來,西州市在加大城市建設改造力度,再造一個“新西州”的同時,注重保護和發掘曆史文化,力圖建設一個“舊西州”。目前,西州經濟開發區、政務新區迅速崛起,越來越多的高樓取代了低矮的舊房,與此同時,一些西州的曆史文化元素得到了發掘保護,古城牆、烽火台,以及西州古渡等消失於傳說中的“西州八景”亦相繼在市民麵前次第展現。
西州市委書記齊迪生向記者介紹,西州城市建設的方針是“兼收並蓄、新舊並存”。他說,沒有“舊西州”,城市就沒有曆史;沒有“新西州”,城市就沒有未來。他們多方籌集資金近百億元,拉開了城市建設改造的大幕。在城市建設中,他們科學規劃市區布局,合理安排城市功能,果斷拆除了華而不實的“新加坡”簡易立交橋,建起了真正的立體交通網絡。僅今年下半年以來,開工建設的項目就達49項。
西州市長李長民表示,要利用三年的時間“再造一個新西州”,讓西州的城市建設水平趕上省城中鎮。在五年的時間內,讓西州城市麵貌趕上或超過國內中等發達城市水平。
稿件見報後不久,萬金韶敲開常言的辦公室,說是專程來給常言送錢的。常言暗笑,萬金韶帶著幾分神秘地說:“現在有個掙錢的機會,你想不想?”
常言說:“當然想,我和錢沒仇。可是我能想到的路子,早被別人想過一百遍了。莫非你又有什麼新的發現?”
萬金韶說:“機會,就在你的稿子裏。”
常言不知道自己哪篇稿件有幸成了萬金韶的搖錢樹,有些納悶。萬金韶拿了一張《發展道路報》給他看,這天的第一版頭條登了常言的一篇消息,正是那篇《再造一個“舊西州”》的稿件。常言心想,這萬金韶的新聞敏感果然不同凡人。
李長民在西州城裏大拆大建,推平了老縣城的許多房子和道路,動工建設了一批標誌性的道路、廣場等。在建設過程中,又頗有創意地提出了“大樹進城”的做法,從山裏把樹齡數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老樹整棵搬進城裏。
原來,萬金韶盯上了這個。
他對常言說:“你和李長民熟悉,不妨去和他打個招呼。隻要他點頭,咱們來操辦,效益不可限量!”
常言對萬金韶說:“我看這事西州的攤子鋪得有些大,不知道他們錢從哪裏來。”
萬金韶胸有成竹地說:“做政府的生意,我從沒有考慮過錢的事。政府的錢,還不是想從哪裏來,就從哪裏來。”
常言從中央駐朔新聞單位聯誼會的角度,很認真地去和李長民說了一下萬金韶的請求,沒想到李長民滿口答應,說沒有問題。李長民說:“萬金韶的哥哥萬金鐸,當年和我們新聞單位的兄弟關係都不錯。如今他哥哥落難了,大家幫襯一下他弟弟,也是應該的。隻不過市裏現在沒錢,他想幹,就要墊資。”聽了這話,萬金韶喜出望外,拿下項目之後,要請常言喝一場酒,常言說自己無功不受祿,一直推了沒去。其實心裏想的是,政府的工程最好做,但政府的錢是最難要的,哪天他被坑了,可別怪我。
在“重建一個新西州”的工程中,李長民對西鐵區做了重新規劃,要把西鋼公司整體搬遷到市郊的西霞嶺下,理由是在城市中心不能放一個汙染企業,還上升到 “要西州還是要西鋼”的高度。攤子鋪大了,不免有利益相關方上訪告狀事件發生,李長民在四處擺平的同時,仗著宣傳部出身的背景,要求省內新聞單位正麵宣傳西州建設,配合西州市的工作,不能發出雜音。所以盡管矛盾不斷,但在表麵上看,倒也一派和諧。
李長民到底是個明白人,知道省裏的新聞單位他管得住,但是中央駐朔新聞單位不歸他管,所以不好強行施令。好在他還有過《經濟日報》駐朔方記者站的工作經曆,和這些中央新聞單位記者站站長們關係不錯,於是就采取懷柔政策,對這些新聞媒體主動示好,近期以來除給了不少廣告以外,每個月頭上都要回到省城中鎮,請記者站站長們喝一頓酒,名為敘舊,實為攻心,好讓這些單位為他多栽花少栽刺。
星期五下午,李長民的秘書打電話給常言,說李市長今天回省城,想找老朋友們小飲長談。常言正好晚來無事,想想有頓酒局聊勝於無,於是應了。
剛放下電話,手機又響起了彩鈴聲:“皇上,那個討厭的家夥又來電話了,是接,還是推出去斬了?……”一聽這電話鈴,常言就知道是高非打來的,他專門給這家夥設了一段聲音細細的太監彩鈴。
常言接起電話,對著話筒說:“主人不在,這是電話留言:請我吃飯請按1,向我借錢請掛機。”高非在電話那頭說常言:“別裝啦,想不想參觀演藝明星?全都是帥哥美女。”常言道:“看美人兒啊,網上有的是。獸獸的臉盤閻鳳嬌的腿,馬諾的拜金劉著的偽。”高非說:“如果你知道誰和我在一起,肯定就會改主意了。”接著電話裏傳來陳立婷的聲音,說她已經調到文體部了,和演員運動員打交道比和領導打交道輕鬆一些。“今天下午有個新聞發布會,是央視手拉手藝術團首次到朔方演出,地點在中鎮體育場。導過兩屆春晚的著名導演周導親自帶隊,演出陣容有著名歌星陳也,還有幾位當紅超女。這活動有我們報社掛名充當主辦單位,派我聯係新聞采訪,希望常大哥能出席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