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我將士,自今以往,所有軍政、民政、財政、外交諸端,皆須在汪主席指導之下,完全統一中央,中正唯有統率各軍,一致服從。
汪精衛對蔣介石這態度,甚是受用,可是他也忘不了蔣介石也正是用類似的甜言蜜語把他踢出海外的。有來不往非禮也,汪精衛馬上發一個比較冷靜的電文:
“願以黨員身份,為黨工作,推崇過甚,萬不敢當。”
汪精衛有其自己的反共主張,對蔣介石急於下手的主張他並不讚成,他看到革命勢力還很大,害怕將國民黨陷於不利的境地。另外他最擔心的還是蔣介石利用軍人政治,對自己不利,因此表示如“馬上分共,我寧自殺”的主張。
四月初,蔣介石、李宗仁、白崇禧、李石曾、吳稚暉等人,與汪精衛就“清黨”問題會晤。
吳稚暉最為激烈,他說:“我搞出一個彈劾共黨的呈文,要采用非常之手段,不能有一點馬虎。”
蔣介石等人也都表示了“清黨”的決心,輪到汪精衛,他說:“我從理論上,與諸位有同感,共產黨很明顯就是要在中國搞列寧式的共產主義,共產黨最終也要消滅國民黨的,莫斯科的政策也是如此。蘇聯現在對我們表示了友好,不過是拿國民黨當工具,國民黨與共產黨不容繼續相安,聯俄容共的政策,為應付時代的變化,也應隨之變化,隻有這樣才能解決黨事糾紛。”
吳稚暉動情地站了起來,他說:“兆銘講得好,就是這樣了。”
汪精衛接著說:“可是現在共產黨力量非同小可,若采取非常手段,反而對我黨不利,黨綱非一成不易之物,如黨綱有不適應之處,也決非不可更改,然而若以武力迫成,事情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變化。”
汪精衛的話一落,大家紛紛指責他,以為書生氣,最為動容者,乃元老吳稚暉,他不由分說,請求汪精衛改變主張,與蔣介石保持一致。汪精衛並不為之所動,仍然堅持自己的主張。
吳稚暉突然跪在地上,麵露悲切說:“我黨將亡,你若不同意,我就不起來。”
汪精衛嚇了一跳,急忙退至門口說:“稚老,你可是我黨老前輩,你這樣做,我可受不了,我真受不了。”
吳稚暉此刻真的假的都有,在座人為之大笑,把汪精衛弄得十分狼狽。
最終,汪精衛在蔣介石的“懇求”下,經過協商,決定由汪精衛負責疏通武漢,於四月中旬到南京參加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討論“清黨”,並對當前危急的途徑和辦法,取得了幾點諒解:
一、由汪精衛通知陳獨秀,“暫停”國民黨政府統治下的各地共產黨員的一切活動,聽候開會處理;
二、武漢政府所發命令,如有認為妨害黨國前途者,得拒絕接受;
三、責令黨政軍各機關團體的最高級長官及主要負責人,取締、製裁陰謀搗亂者;
四、凡工會糾察隊等武裝團體,應歸總司令部指揮。
這樣一來,蔣介石拉攏汪精衛的目的看來是達到了。
對於所謂召開國民黨四中全會,不過是打個旗號罷了,並不是蔣介石所期望的東西。
事情往後發展,就有些走樣。
這是汪精衛考慮到蔣介石的為人,並為自己前途著想的一步棋,他私下與中共最高領導者陳獨秀聯合發表了一個公報,其曰《汪精衛、陳獨秀聯合宣言》,內容美妙動聽,無非是為國民黨開脫,其按語說:“近來外間有種種謠言,挑撥國民黨與共產黨之合作關係,企圖破壞中國國民革命,故中國國民黨領袖與中國共產黨領袖,乃發表聯合宣言,以釋革命同誌之疑。”
公報數千言,載報後,國民黨上海、南京方麵的大大小小人物一片嘩然。
吳稚暉、李宗仁、白崇禧等人,來到汪精衛住所,拿著聯合公報,指鼻子置問汪精衛說:“兆銘,你這是什麼意思?這不是公然為共產黨叫好嗎?陳獨秀以共產黨黨魁自居,我們的黨何時也出來一個黨魁?”
汪精衛見狀,知道這些人一心一意想除掉共產黨,根本就不考慮後果,他說:“我也是反共的,可是現在時間還不到,你們這樣一來,會把事情搞糟的。”
吳稚暉說:“你跑到上海來指手劃腳,是什麼意思?我們黨的同誌浴血奮戰,打下來江山,不能讓共產黨人得到。”
汪精衛一時衝動,頂撞說:“共產黨人不是也參加北伐戰爭了嗎?如果清黨,這不是理由。我說過,我是反對共產主義的,你們怎麼就不能冷靜一些呐。”
蔣介石雖沒有到場,可是他比誰都更為激動,他畢竟是個領袖人物,因而在上海的寓所內思謀出路。在場人雖然都對汪精衛的行為不滿,還不能太過火。吳稚暉就不管這一套了,他不再聽汪精衛解釋,公然罵說:“你真是一條狗,給我混蛋,願意去哪就去哪裏好了。”
李宗仁見事情發展到如此局麵,知道還是得想個辦法,急將吳稚暉拉走了。
幾個人從汪精衛那裏出來,又去了蔣介石處。
蔣介石看到汪精衛如此,知道拉他不容易,但他與陳獨秀這個聯合公報,對他大規模清黨,也不見得是件壞事,至少,現在很多共產黨人及工人糾察隊對這些信以為真了。
李宗仁等人來到蔣介石處,把汪精衛的表現如此說來,最後說:“我看總司令如果下決心的話,最好把汪精衛扣起來,他如果回到武漢,那裏的情景你也知道,會是什麼樣子。”
蔣介石一直想聯合武漢,共同對付共產黨,隻要手裏軍權還在,他才能對此無所顧忌。北伐軍從開始的八個軍,到現在連改編和投誠的各部,已達四十個軍,看來,本錢是有的。
正在蔣介石猶豫時,白崇禧說:“總司令如不當機立斷,放虎歸山,後患無窮。”
蔣介石鎮靜地說:“你們認為汪精衛是一隻老虎嗎?唉,他雖然是個書呆子,可卻也算是個有主見的人,當初我也知道,留他不住。”
就在蔣介石等人在討論如何對待汪精衛時,從武漢來的宋子文得知此消息,惟恐對武漢政府無法交代,連夜將汪精衛送上日本郵輪江丸號,直接去了武漢。
汪精衛赴武漢的同時,北京傳來消息,奉軍張作霖命令京師警察廳、憲兵、特務,違反國際法,包圍襲擊了蘇聯大使館,逮捕了共產黨北方的領袖李大釗等共產黨人三十五名。
血腥襲來,陰雲開始籠罩中華大地。
陳獨秀正要離開上海赴漢口主持中共“五大”,聞知自己的好同誌、好朋友大釗身陷魔爪,悲傷不已。
很快,張作霖下令,立時將李大釗等三十幾個共產黨人判刑的判刑,絞殺的絞殺。李大釗是第一個上絞架的,因為絞架發生故障,用了近四十分鍾才將其絞死。李大釗臨刑,笑指行刑的劊子手說:“你們不過是一群熱鍋裏的遊魚,到此來想演醜劇,不能因為你們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共產主義。”
李大釗犧牲時,年僅三十八歲。後來張作霖等劊子手又絞死了十九位革命誌士。
鬥爭越來越殘酷,政黨之間變得你死我活。蔣介石下令上海全部戒嚴,並下令解散東路軍兩個政治部。
白崇禧派兵將北伐軍總政治部駐滬辦事處查封,並嚴禁各報登截來自武漢的消息。在上海的共產黨也從蔣介石內部得到消息。周恩來、汪壽華等中共領導人積極組織工人糾察隊,以應付萬一。
蔣介石將上海的任務部署完畢,決計前往南京。
此時,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成員張靜江、吳稚暉、蔡元培、李石曾等人聯名通電,發出“護黨救國”的口號。上海情況如此危急,那蔣介石為何要去南京?原來武漢方麵通過一個《為應付目前嚴重時局,將中央黨部及國民黨政府遷往南京》的提案。共產國際代表鮑羅廷和中共要以遷都,控製滬寧。蔣介石深知南京的重要性,不想將這塊地盤讓武漢方麵奪去,故而才匆匆赴往南京。
蔣介石到南京後,將南京三個師內的中共黨員全部清出,迫使第六軍政治部主任林祖涵趁夜出走,逃往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