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革命篇】44 百裏人傑三方求賢 輝瓚出師打響江西(3 / 3)

第二軍在這次攻擊戰中,不僅得到了大批的槍械,還繳獲了三門大炮。

第四師的勝利,是和當地有覺悟的工人兄弟的幫助分不開的,在追擊逃往宜春的敵軍時,第二軍主力和朱培德第三軍也跟了上來,開始向宜春進兵。

向宜春進兵的路上,師部的先頭部隊抓來一名探子。

士兵將這個探子推進師部時,張輝瓚用眼打量一番,見是個二十多歲的後生,便問說:“你叫什麼名字,跑到這裏來幹什麼。”

後生說:“我是被那些當官逼的,不得不來。”

張輝瓚說:“我問你叫什麼名字,宜春的兵力情況你知道多少。”

後生報過自己名字,說:“我一個當兵的,哪裏知道當官怎麼安排兵力,隻是叫我幹什麼就幹什麼。”

張輝瓚說:“既然什麼也不知道,留你也沒用。”

說著,張輝瓚就叫來人,要把這名暗探給槍斃了。

後生一聽,非但沒有求饒,反而直著脖子說:“你們還自稱是什麼革命軍,為民除害,我不過是個農民,為了找口飯吃,才扛槍打仗,說什麼軍閥,我看你們和孫傳芳也是一樣。斃我這麼個小卒子算是麼本事。”

他的話,更是激怒了張輝瓚,掏出手槍就要動手,卻讓旁邊的黨代表李六如攔下,他說:“張師長,你先別動怒,讓他把話講完,看來他也不得已才給軍閥賣命,如果知道些革命道理,也許能為國家出些力。”

張輝瓚把槍收起來,打量一番這個後生說:“看在黨代表的麵上,饒你一次,看起來,你也是個窮苦出身的後生,不要再為軍閥賣命了。我們早晚要打倒他,你走吧,不過記住我的話,下次要是讓我在敵陣營裏看到你,決不留情。”

黨代表李六如還從身上拿出幾塊錢,遞給那後生,並說:“你還很年輕,張師長講得對,不要再為軍閥賣命了,這些錢給你當作盤纏,回家去吧。”

忽然,那個後生撲通跪在地上,一反剛才倔傲之態,不容分說,咬破食指,要求說:“二位長官果然與我們那裏的不同,若長官信得過我,我願意再回到那邊去。剛才長官問我宜春的兵力部署,我確實不知道,可是這次回去,我細心打探,回來報告長官,以謝不殺之恩。”

這一來,倒把張輝瓚難住了,他用探詢的眼光看著黨代表李六如。兩個人支開這個後生,研究一番,最後決定讓他回去。

二天以後,這個後生回來了,向北伐軍報告,敵軍的主力在宣風,而西村隻有一部分敵兵據守。黨代表采用了聲東擊西的辦法,派一個團造成主力攻打西村的氣勢,使得敵人不得不將宣風的守軍盡快調到西村,而北伐軍早已經準備好了,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用最精銳的部隊攻打宣風,很快攻下宣風,然後大部隊又協同作戰,利用攻打西村那個團,進行誘敵,遂勢打下西村。

此時,宜春幾乎成了一座空城,北伐軍沒費什麼力就占領了宜春。

同時,右翼軍的十六團,由茶陵攻下蓮花、安福,把江西孫部第二師蔣鎮臣趕到吉安去了。第五師攻克了梅嶺、大庾,會同友軍進駐贛州,驅逐楊如軒的第二師和楊池生的第六師。

由宜春敗退的唐福山、張鳳岐部,又複據守分宜、新喻之間的界首陣地上。此時,第三軍朱培德部在左,第二軍魯滌幹部在右,齊頭並進。

守敵得鄧如琢部一個師的增援。鄧如琢親臨前線指揮,戰況非常殘酷,打了三天三夜,最殘酷時,發生多次肉搏。第二軍打仗,過去刺刀很少見紅,這次在界首可是以拚刺來奪回陣地的。

鄧如琢部為了不使北伐軍前進,在兩軍肉搏時,乃用機槍橫掃,也傷了不少自己的人,可北伐軍官兵,仍是冒死向前衝鋒。國民革命軍中的第二軍戰鬥力不是最強的,但經過政治教育,比起改編前的湘軍第五軍來說,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孫傳芳部鄧如琢,字和璞,安微阜陽人,原是直係蔡成勳部,又歸方本仁,曆任中央第一師師長,再投孫傳芳。鄧如琢是江西省省長,贛軍總司令,又是孫傳芳援贛的第一方麵軍的總司令,坐鎮樟樹。他這次親臨界首前線,看到兵敗如山倒,為挽救敗局,在前線指揮所槍斃了一個旅長,並讓部下將那名旅長的人頭掛在旗杆上,懸首示眾。

此乃非正義之師,士兵仍是紛紛潰逃。

這時,第三軍朱培德部開始攻擊新喻,由於先頭部隊沒有摸清敵人守軍的兵力部署,第一天北伐軍傷亡慘重。朱培德親自到前沿指揮,發現有好些雲南老兵都在這次攻擊中犧牲,心裏非常沉重。新喻之戰共打了三天。

鄧如琢步步設防,他也知道,新喻丟了,就等於把南昌最後的屏障樟樹暴露出來,南昌就將很快陷落。他在新喻還是用一番心思的,光是戰壕就挖了兩個多月,萬萬沒想到,兩個多月的堅固戰壕僅僅擋住了北伐軍三天的進程。

朱培德部攻克新喻後,部隊休息了一天,清查傷亡官兵,清點軍械損耗,然後經上高、高安向南昌進兵。

北伐軍在峽山口、宣風、界首、新喻打幾個勝仗後,部隊進駐市區,氣勢高昂,風紀嚴明,和孫傳芳的部隊形成鮮明對比。百姓們見到非常高興,因為孫傳芳把北伐軍稱為赤軍,說這些赤軍到來以後,就要“共產”、“共妻”。百姓們見這些部隊全不是孫傳芳所講的那樣,心裏就特別踏實。百姓們稱北伐軍為南軍,就好像是自己打了大勝仗一樣,而且還稱為“我們的南軍”。

北伐軍中黨代表們,也利用這個難得的時機,所到之處,加強宣傳工作,並號召青壯年,為了國民的利益加入北伐軍。這樣一來,入贛以來各部隊所受的損失,很快就補充齊了。在北伐軍猛烈攻勢下,鄧如琢部不得不且戰且退,潰到清江後,又渡贛江,企圖扼守樟樹,與北伐軍隔江對峙。

國民革命軍第六軍的程潛部,原計劃是進兵湖北,增援第四軍,因第四軍屢戰屢勝,因而第六軍便從湖北戰場上調了出來,由汀泗橋經崇陽、溪口、三都等地,向贛北修水的謝鴻勳師攻擊。

程潛第六軍攻打修水,以第十七師攻打正麵之敵,第十九師攻擊修水側背之敵。

謝鴻勳的主力在修水東郊九宮山一帶,地勢險惡,易守難攻。第十七師攻擊一天,未能奏效,而且傷亡不輕。這時,十九師的三十六團,以最快的速度通過二十餘裏的隘口路段,進到修水北側鳳凰山。北伐官兵有進無退,使謝鴻勳部兩側受敵,不得不放棄了修水北城。程潛得知後,命部隊守住現有的陣地,拂曉前對敵守城發起進攻。敵守軍似乎早有準備,修水城內簡直就像是一個大堡壘,處處都有堅固的工事,有的房屋幹脆就是據點,守軍躲在秘密掩體內,和北伐軍展開了瘋狂的巷戰。第六軍兩個師在修水城中,整整打了十天,且戰且守,不斷擴大戰果,而且調動一個師的兵力攻打修水東門外的高地,拿下高地後,從製高點上對修水城內的守軍進行俯射。

這時的守軍已成了甕中之物,僅五十六團就俘敵四百八十餘人。

第十天後的一個黃昏,第六軍全麵占領了修水城。

謝鴻勳殘部丟棄修水後,亡命逃至武寧、高安。第六軍軍長程潛下令,第十九師五十六團向武寧追擊,第五十七團向高安追擊,第十七師向銅鼓進兵,攻擊楊振東旅,第五十五團為總預備隊。

各部隊成扇勢,威逼江西戰局的心髒南昌城。